返回

重生光影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二章 聪明人的游戏(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过几部赚钱的商业片,中规中矩水准并不高,真正放飞自我是从《阿飞正传》开始。

    有人说王导一辈子就拍了这部电影,其余都可视为这片的续集。

    当初他对投资者邓光荣承诺拍一部保证赚钱的警匪枪战片,因为《旺角卡门》赚了一千多万,于是拿到了四千万投资。

    然后王导就开始改剧本了,后来许多参演明星的话听起来匪夷所思:王导总是在改,每个人都不知道他想拍什么、在拍什么。

    《阿飞正传》开拍前梁朝伟约了王导说戏,一谈就是两个小时。

    哥哥听说后不甘落后也立刻约了谈戏,面谈四个小时。

    华仔一看两位都见了,也一定要单独约见导演,谈六小时。

    幸好张学友没约,那不得八小时?

    后来三位凑在一起聊天,现虽然王导和他们都讲了一遍故事,但每人听到的版本不一样。

    即便导演再跟同一个人讲一遍,又会和上次讲的不太一样。

    至于实际拍摄起来,都是到了现场才知道当天的台词。

    如果王导最后彻底失败了,无疑就是个骗子大忽悠。

    《阿飞正传》改着改着就面目全非了,已经不是当初承诺的商业片,完全变成王墨镜风格的文艺片。

    按照苏长青理解,王导不可能不知道自己要拍什么,否则根本剪不出成片,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他这么拍肯定是故意的。

    王导当时没有名气没有获奖记录,也知道自己想拍的东西很难赚钱,拉投资不容易,于是就云山雾罩地折腾,不让任何人明白他在干什么,只要能拍摄到自己需要的素材就行。

    最后的剪辑他也是不允许别人插手的,一个人关起门来剪,最终剪出了自己真正需要的影片。

    后来林青霞回忆拍摄《重庆森林》:当时整部戏导演就让我在重庆大厦里走过来再走过去,也不告诉我剧本,所以我其实都不知道自己在演什么,一开始我以为自己演的是一个女明星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