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光影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二章 每条路上都有人鞠躬(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太丢人了,哥们见面就笑话我像个国家干部。”

    这些人就和当年的苏长青一样幼稚,把脱离体制当特牛逼的事,而且始终缺乏真正的自我反省,不明白傲慢是能力有所欠缺。

    真牛逼的人应该条条路都走得通,每条路上都有人鞠躬。

    李奥就已经学会享受:“一开始我也受不了,那么多人用同样的话、同样的笑脸恭维你,后脊梁真的热冒汗,慢慢的也就习惯了,现在听上一段甚至开始有快感。”

    韩厂长坐镇组织,在北影厂小剧院针对媒体放映了几场《送行师》,舆论对影片一面倒好评,只要能拍马屁的角度和细节,记者们都没放过,而且观点新颖,有些苏长青没达到的思想境界,这帮家伙也替他达到了。

    所以国内行信心大增,商量后定档七月份。

    文艺片的主力军也是学生,不能放任他们放假在家吃喝玩乐不作贡献。

    负面评论当然也有,主要是网络上一些恨国党各种阴阳怪气,恰恰是这些人反而以维护国家荣誉为名,批判苏长青和日本人合作。

    不过这时候网络舆论音量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只有苏长青这种懂行的会特地去找出来看看,怀旧一下初代网络喷子有多疯狂,荒诞之外还会有些亲切感。

    应酬的事几天下来就差不多了,娱乐圈有的是新鲜事,记者们的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停留在这。

    柳雨菲回来休息了两天就去浙江进《天龙八部》剧组了,抓紧拍一段时间,然后和穆沐一起回来制作《黑天鹅》后期。

    窦惟早已经开始整理《黑天鹅》的舞蹈音乐,进入了最初的旋律创作。

    苏长青也拒绝一切应酬,继续《黑天鹅》的剪辑,同时也开始写《钢琴教师》。

    摆脱俗务重新做回自己做喜欢的工作,他很惬意。

    然而有一群人却不太惬意,等苏长青空闲出来已经快等疯了。

    六月八日,西门雄从东京飞了回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