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工作上,对于即将开幕的电影节只字不提。
这是避免尴尬,毕竟这间屋子里的人代表着三部作品,各有立场和利益。
姜导说他正在筹拍一部老电影,说的是抗日战争期间,一个村子的农民看管照顾日本俘虏,却招来日本军队屠杀的故事:“一部抗日片,诸位没想到吧?”
他说剧本还在改,不过已经拿到了投资,有个新成立的影视公司叫中谊兄弟,是个财主,出资占大头。
中谊兄弟前几年成立广告公司,在广告界赚了很多钱,终于进军电影圈了。
苏长青当然知道姜导说的是《鬼子来了》,很难说中谊兄弟是目光如炬慧眼识才还是瞎了狗眼,这部电影投资将近三千万,虽然后来国际拿了不少奖,但国内禁映。
电影拍得是非常好的,只是不知道最终成本收回多少,这样的题材国内市场才是票房大头,国际上恐怕很难卖得动。
虽然是一部抗日片,但这电影在日本很受欢迎,还获了奖,不至于血本无归。
“你认识香川照之么?”姜导突然问苏长青。
苏长青看过《鬼子来了》,当然知道香川照之是饰演鬼子兵的日本演员,国内观众是后来通过《半泽直树》熟悉他的。
虽然在日本有公司,也拍了戏,不等于就认识很多日本演员,苏长青摇摇头:“不认识,怎么了?”
姜导越说越兴奋:“我打算出场的日本兵都用日本人演,拍出最真实的感觉,反映最真实的历史状态。”
《红高粱》也是抗日片,据说姜纹拍戏期间天天与张导争吵,许多问题两人看法无法一致。
张导很了解他,嗅觉也很敏锐:“你这电影的主题应该是全民团结一致抗日吧?”
姜导也很敏感:“为什么这么问?”
“你说反映真实历史状态,我想知道你要拍的农民有多高的思想觉悟,是在正确思想领导之下么?”
所有人都被话题吸引过来了,姜导却没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