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光影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章 其乐融融(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姜导把大概故事说了一遍,并不复杂,普通农民男主正和寡妇啪啪啪,不知是哪路人突然送来两个麻袋,逼他帮忙照顾,八天后会来取走:“出了问题要你的命!”

    麻袋里一个日本兵一个翻译官,八天后没人来取,男主和寡妇无法处理,只好养了起来。

    半年后日本兵和男主混熟了,提出用粮食换自己的命,村里人一商量就同意了。

    日军按约定送来了粮食,还和全体村民开了个热闹的联欢会。

    此时天皇已经宣布终战,联欢会开完后日军大开杀戒泄愤,屠村之外还一把火将村庄夷为平地。

    男主正好外出逃过一劫,为了报仇杀入日军战俘营,砍死了几个战俘受到**审判,处决时被之前照顾半年的日本兵砍了头。

    实事求是地说,作为抗日片这个不太合格,全片没有反抗的成分。

    不过影片依然是优秀的,姜导想要表达的恐怕是对战争的态度:谁都靠不住,国与国之间的友谊在利益面前不堪一击,不能放松警惕。

    虽然片中的农民刻画得太蠢,一个个为了粮食不要命,但这片子后来获得不少国际奖,至少也让外面的人了解了,当年日军对中国一个偏僻农村里的善良农民都干了什么。

    然而这有多大意义值得怀疑,中国恐怕很少有人关心欧洲的某个民族对其他民族的战争,何况是几十年前的,人家也一样。

    巩琍奇怪地看着姜导:“所以这是一群农民为了粮食惹来杀身之祸的故事?”

    “你这理解也太狭隘了,”姜导苦笑着摇头:“不过有一点说得倒是对的,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的状态就是挣扎,粮食就是一切。”

    张导提醒:“外敌和内乱是两码事,你这故事太复杂,如果最终拍出来还是这样的话,我怀疑过不了审。”

    虽然张导三年前拍内乱的《活着》也没过审,但二者的性质还是不太一样的。

    姜导不认同:“在生存面前是一码事,战争对一般百姓而言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