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光影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不容埋没的好电影(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终于看完了《有话好好说》,葛忧和本山子戏份不多,今天也是第一次看成片,虽然脸上都挂着笑容,却没有振奋之色。

    这片子和张导之前的作品风格完全不同,看到大半时他们甚至怀疑自己没看懂,很可能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然而这个重要的东西他们一直到影片结束也没找到。

    “张导的才气去哪了?这片子看得人找不到北。”

    现场观众反应也一般,显然也没找到北,所以也没给主创团队面子,呼啦啦就散了。

    接近着张导和他的创作团队又接受了记者采访,看完了电影记者的问题比较多也更有针对性,在放映厅门口问答了将近半小时。

    “我想借用一个荒诞的故事,传达一个简单却又常被大家忽略的主题:有话好好说才是解决人际冲突的根本准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良方。”

    合着这是部主旋律公益片?

    很难想象这部电影的编剧后来还写了《让子弹飞》,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的作品,居然出自同一人之手。

    苏长青跟在张导表了一通看法,从色彩运用说到晃晃镜头,一通吹捧后总结道:“人们对于很多事情能够保持冷静客观,只是因为它没有生在自己身上,张导的这部电影揭示得很深刻。”

    阿佳妮也表态:“这是一部不容埋没的好电影,非常值得推荐。”

    紧接着姜导答记者问,挥北京侃爷的特长,翻着白眼一通长篇大论。

    该说的说了,阿佳妮也推荐完了,苏长青趁乱带着三个自己人溜出去买饮料喝了。

    因为入选的电影少,电影节官方历来都是将进入主竞赛单元的二十一部电影在同一个影院依次展播,一天只有两三部,播放的场次也不多,并不像柏林、戛纳开幕第一天全都上映,整个电影节期间能够循环几十场。

    有的竞赛电影安排得靠后,甚至在闭幕之前两三天才匆匆放映一两场。

    至于非竞赛的展映片子,经常露天放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