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光影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七十四章 抓获了三名海盗(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和主演配合了部分重要的活动,忙完了一天有时晚上凑在一起聊天。

    海瑟薇不是很理解:“布鲁斯·威利斯这样的巨星很忙,为什么还主动要求在您的新片里客串一个小角色呢?”

    苏长青淡淡笑道:“因为我们是朋友。”

    伍迪·哈里森笑而不语,不回答这个问题。

    杰西·艾森伯格虽然和海瑟薇差不多年纪,却显然更成熟:“因为成功不是偶然,成功的人总能现其他成功的人,并愿意与之合作,今天的付出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

    也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想要别人报李,最好自己先投桃。

    苏长青时常回忆起自己的一代人生,当时也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活得也算有滋有味。

    现在走上了另一条岔路,恐怕都不会再遭遇了,不免有些遗憾。

    记得有一次和生意场上的几个朋友聚餐,包间里的电视上正好播放打击索马里海盗的新闻。

    说的是我海军护航编队在营救遭海盗劫持的图瓦卢籍货船时,抓获了三名海盗,并于二零一七年五月五日移交给索马里当局。

    一个朋友突然指着电视上被俘虏的海盗说:“他穿的鞋是我们公司生产的。”

    那是一种非常普通的凉鞋,应该是塑料的,不过款式是朋友公司设计的,也算是独一份。

    世界真是不够大,遥远非洲一个被我海军抓住的海盗脚上,穿的竟然是中国造凉鞋。

    由此引许多感叹,免不了有人说起产业低端,客户更低端。

    甚至有人说:“我们应该感到丢人。”

    当时鞋商朋友就很不以为然,很不客气地指着电视:“这些人只买得起十块八块的鞋,应该感到丢人是我还是他们?”

    穿着十块钱的鞋拿着破旧不堪的ak亡命海上,一般人都难以想象这是什么样的人生。

    “我生产成本两块钱的低端凉鞋,也生产几百一双的高档货,不同的品质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其实许多欧美牌子也是我们生产的,全球鞋类六成产自我国,缺的只是顶级品牌而已,这个你得给别人留碗饭吃,不过牌子早晚咱们也会弄起来,你说谁特么应该感到丢人?”

    有人只买得起十元的凉鞋,有的人不到几百元的几千元的不穿,连买双凉鞋都能将人划出三六九等,何况其他。

    其实每个人都是人生的消费者,消费能力决定了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层次,而苏长青无疑已处在最高层。

    所以他有资格作选择,别人也愿意提供选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