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光影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四章 应该开始膨胀了(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比如张导策划的那些主题表演,印象西湖、刘三姐、大红袍等等,深度介入了旅游业,而凯哥则搞了不少影视城。

    这对一个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只是呼风唤雨,便极大推动了旅游业展,进而影响了民众的生活。

    至于资金运作,他们也都没落下,张导后来就运作了一个文化基金,转手就二十亿卖出去了,将之前辛辛苦苦拍文艺片攒下的名气都兑现了。

    而且这种兑现可以不断重复,只要有人想买就能变魔术似的再弄一个出来。

    这还只是表面上能看到的,已经显然不是票房导演能够做到的,也不是拿几个奖就自然而然可以获得的技能。

    荣誉积累成声望,进而变成威望。

    国师最初恐怕是调侃,这就像给了张导一个空桶,如果后来没有足够的真材实料将其填满,那就是个调侃,一旦装满了,就会获得认可。

    而国师当然拥有某种权力。

    张导声称见过飞碟还出了神,善良的本能会让人理所当然地认为他这样的人没必要自我炒作了。

    如果是呢?

    与其利益相关的人愿意背书,而凯哥这样的只能说不知道,既不得罪人也不跟着胡说八道。

    如果苏长青组织人写软文,也鼓噪着封什么国师,后续会不会成为笑话?

    苏长青除了著名导演没有其他头衔,即便安一个类似国师的,至少现在翻来覆去怎么看也不像那么回事。

    那显然是有些事做都不够好。

    “难道我有权力欲?”

    这个苏长青有点不愿意承认。

    在北电时他是出名了的喜欢挑战权威,只要有不平,从班主任到校长谁都敢顶撞。

    所以作为那一届成绩最优异、最有天赋的学生,他被分到上科教,几年间只拍了两部科教片,最终辞职走人了。

    他一直相信个人能力包括自我展的能力,明珠到哪都是明珠,金子总会光,这个道理是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