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实业大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五章 资讯的作用(四更)(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行,就冲你这一句话,我也得敬你一杯!”吕厂长与李卫东碰了个杯,然后先干为敬,这才接着说道:“李老弟,我也不要求省内,方圆五百公里以内,你要是真的能给我们找来聚氨酯树脂浆料,我们厂欠你一个大人请!”

    “吕哥,到时候你们生产出来聚氨酯合成革,可得优先供应给我那个服装厂。”李卫东马上说道。

    吕厂长立刻拍了拍胸膛:“这你就放心好了,我绝对挑最优等品,送到你的服装厂里!”

    ……

    第二天,李卫东便拨通了登州人造皮革总厂的电话。

    在省内,还真的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聚氨酯树脂浆料,那就是登州人造皮革总厂。

    八十年代初,登州人造皮革厂就从日本的可乐丽公司,引进了聚氨酯的相关技术,这个项目更是成为了“六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

    九十年代登州人造皮革总厂改制,成为了国内最大的聚氨酯工业基地,公司上市以后,市值更是基础化工板块的榜,其主要产品“mdI”,也就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产能,过国际巨头巴斯夫,排名世界第一。

    登州距离青河,不到四百公里的路程,而登州人造皮革总厂能够生产聚氨酯树脂浆料,作为同行的青河人造革厂却并不知情,更何况这还是“六五”重点项目!

    在后世看来,简直是不可能生的事情,随便上网一查,还能不知道这家企业生产什么产品么。

    然而在八十年代,这却是一个正常的情况。

    资讯不达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企业,不懂得自己寻找原料来源,也不懂得为产品找销路。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原料来源和产品销路,国家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物资都是在计划内运转,年初就已经确定好了所有物资的来源和去向,哪用得着企业自己去找原料和销路!

    国企已经习惯了这种经营方式,他们压根就不会自己去寻找原材料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