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六万多美元。”陈经理毕竟是做外贸的,也跟富士银行打过交道,仔细一看便认出本票上富士银行的标志。
《广场协议》之后,日元持续升值,虽然没有最开始三个月暴增2o%那么疯狂,但总的趋势还是在不停上涨的。到了八七年的时候,美元兑日元,大约在1比16o左右浮动,一千万日元能兑换六万多美元。
在八七年,普通的倒爷能拿得出五千美金就算是实力雄厚了,“官倒”的能力大一些,但签一张条子也就是一两万美金,再多的话目标就太大了,很容易被有关部门注意到。
所以六万多美元的采购生意,对于民泰外贸公司来说,也是一笔大单。
“这位同志,你贵姓啊?”陈经理总算想起了询问李卫东的身份。
“我姓李,叫李卫东,是青河运输公司服装厂的厂长。”李卫东开口答道。
“原来是李厂长!”陈经理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李厂长在这里稍等片刻,我得跟我们总经理汇报一下。”
……
大约十几分钟后,李卫东见到民泰外贸的总经理。
民泰外贸的总经理名叫萧远征,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操着一口纯正的京城口音,整个人的气质就像是一把没有出鞘的利剑,内敛但又不失锋芒。
在看到萧远征的一瞬间,李卫东便感觉到,这萧远征绝对是个**。
“李厂长是吧,请坐。”萧远征指了指办公桌前的椅子。
李卫东坐下来,眼睛瞄了一眼萧远征眼前的摆设,现有几张日文的广告正摆在萧远征的手边,再一细看,都是一些地产广告。
“这种**,不少都是眼高于顶的,表面看上去温文尔雅,实际上心底里是看不起普通人的,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得先声夺人才行!”李卫东想到这里,他开口问道:“萧总对日本的房地产有兴趣?”
“李厂长还懂日语?”萧远征开口问。
“懂一些。”李卫东接着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