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法早在1985年就通过了,而标准化法是1989年实施的,至于质量法,则是到了1993年才实施。
  也就是说1993年之前,对于产品质量的监管,是缺少法律依据的。
  在当时技术监督局有个质量奖审委员会,如果某企业的产品质量比较优秀,那就给一个国家质量奖,算是告诉全国人民,这家企业的产品,质量是有保证的。
  很多家喻户晓的民族品牌,都拿过这个奖项。
  只有质量比较差的企业,顶多就是不给颁奖,继续差着吧!
  也就是说当时的质量管理,是夸夸好孩子,无视坏孩子。
  正因如此,金星农机厂才能把劣质拖拉机推向市场,因为根本就没有人管!
  当坏孩子没人管,赵子添才会有恃无恐,他明知道金星农机厂的拖拉机质量很差劲,依旧敢拿到市面上售卖。
  然而金星拖拉机的质量问题,被捅到农机局里,那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虽然农机局没有权力让金星农机厂停产,也没有权力阻止金星农机厂出售拖拉机,但是农机局却控制着农机的销售渠道。
  各县乡的农机所,都是农机局管辖的,而农民购买农机,也都是只能通过农机所,只要农机局一声令下,让农机所不卖金星拖拉机,那金星拖拉机就一台都卖不出去了。
  想明白其中利害之后,赵子添陷入到焦虑当中,他只希望农机局可以网开一面
-->>(第2/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