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1978小农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章 78年的第一豪横大餐品刀鱼和喝茅台(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三斤多长江刀鱼,花了二块多钱,这东西好啊,一会接着小娟,回家吃刀鱼,这可极其味美,后世不说有钱没钱,很难吃到。

    乐颠颠,差点把药材的事给忘记了,走到一半才想起来,自己是来考察的。

    来到收购站,李栋瞅了瞅,一上了年纪老收购员见着李栋走了过来。“打算买些啥,还是卖些啥?”

    “你们这里还卖东西啊?”

    “稀罕,咋的,还能光收不卖啊。”

    比如收鸡蛋,那就卖小鸡,收东西肯定要卖东西,要不哪里来的钱啊。

    “那个老先生。”

    “同志。”

    “对对对,同志你帮着看着,这黄精你们收吗?”

    李栋坏里掏出几根包裹黄精递给面前老同志。

    “还行啊,老手艺炮制的,一斤我给八毛。”

    八毛,李栋一合计,自己收购的价格是二毛五,九煮九蒸之后成本差不多到了四毛五,加上人工成本几乎要五毛钱一斤,卖八毛,赚三毛一斤,不算少却也不多。

    “何乌你这里收不?”

    “半干的,四毛五。”

    老先生瞥了一眼,四毛五,李栋收二毛,有时候一毛五,加上人工成本,整体上二毛三的样子晾晒一下差不多又增加一毛成本,赚一毛二,算下来,真没赚多少啊。

    这想法要给韩国富等人知道,一定要用烟袋杆子抽李栋了。

    十多天功夫,黄精赚了二十多块钱,何乌赚了小十块钱,这一算下来就三十多啊,城里工人一月只有这么多钱啊。

    “你再帮着掌掌眼。”

    猴头菇,李栋收购价不便宜啊,收购鲜货就要三毛三左右,加上人工成本四毛左右,晾晒半干成本一斤已经达到了一块。

    “蘑菇头啊,价格不好定。”

    老同志仔细一看。“收购站这边还有一些价格上比黄精低一些。”

    比黄精低,那就是八毛都不到,李栋心说亏了,看来只能带回2o18年了。黄精,还有何乌倒是可以留下一部分卖给收购站,李栋道了谢,骑着自行车来到县小学。

    考试还要一会结束了,李栋去不远处国营食堂买了点肉包子,肉饺子装在饭盒里。

    来到校门口见着有卖汽水的,李栋花了一毛八分钱又压了二毛钱瓶子钱买了桔子汽水两瓶。

    “王老师喝汽水。”

    “小娟爸,不用,我刚刚喝了凉水。”王静不好意思接着直摆手。

    “王老师,你别客气,为了小娟,你耽误多少时间,一瓶汽水不算啥。”李栋说着,示意王静看着汽水。“再说汽水都开了,总不能浪费了。”

    “那谢谢你啊。”

    喝完汽水,李栋把瓶子送给路边摊车要回二毛钱押金,再回来,考试已经结束了。

    “小娟。”

    “达达,王老师。”

    “考的咋样?”

    “俺都会做。”

    小娟有些小骄傲,王静笑着说道。“小娟,不能骄傲。”

    “嗯。”

    “饿了吧,先垫吧垫吧,回家爸给你做好吃的。”

    说着打开饭盒,香喷喷大肉包子,还有肉饺子,李栋招呼王静尝尝,王静说啥都不要。

    父女俩混了半饱,李栋骑着自行车驮着小娟回着韩庄,一路李栋用了死力气,加蹬车。

    刀鱼不能放时间太长,要不就糟蹋了,回到家里,李栋就开始清洗,准备油煎刀鱼,带回去是带不了了,实在来不及,先吃了,味道是真挺鲜的,再配上李栋心心念的茅台绝了。

    当然刀鱼最主要是还是物以稀为贵啊,现在这年月刀鱼数量数量虽然减少不少,捕捉难度也加大了,可和后世比,差远了,只要渔码头,一天收个三五斤刀鱼还是有的。

    李栋心里合计,那天自己找个机会弄点刀鱼回去,冰冻起来,至少能保存三五天,虽说不如新鲜的好,可以山村农庄能弄到刀鱼就足够令人惊讶,还管啥新鲜不新鲜啊。

    想来田总,刘科长应该都对这个有兴趣,不过现在嘛,小娟兴趣不大,刀鱼太多刺了,好家伙李栋一个吃了一斤多喝了半斤茅台,剩下一点打算带回2o18年。

    熟的刀鱼保存时间稍微长一点,李栋开始忙活收拾东西,晚上回去。

    “得找个机会在城里买一套房。”

    这样的话,自己进城住一晚上说的过去了,到时候好解释一些,毕竟次次晚上出门,早晚引起别人注意。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