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有水运之利,各地的粮食能源源不断的运送至此,然后转运去长安。
但随着长安人口的膨胀,对粮食等物资的需求量也在膨胀,洛阳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不是洛阳没粮食,而是从洛阳转运粮食到长安很难。”邵鹏的目光深邃,“洛阳走6路去长安,要经过崤函古道,难行。若是行水路,三门峡那里险峻,经常沉船,代价太大了。”
从隋开始,每到长安粮食困难的时候,天子就带着老婆孩子,还有家里的帮工和苦力(臣子和军队)去洛阳就食。
众人一阵唏嘘,不少人都说诗兴大,然后诗赋满天飞。
前方的是给事中高连玉,一张圆脸,把眼睛挤的细细的,看着就觉得威严。
“诗词?”
他看着边上的河流,淡淡的道:“隋炀帝劳民伤财弄什么运河,以至于生民离乱,遍地烽烟,最后葬送了江山。此等地方有何好诗可作?”
邵鹏刚有了几句,就被这话弄的扫兴。
贱狗奴,不给面子吗?
他看看手下,示意他们赶紧给力一点。
咳咳!
包东低头,雷洪把胡须扯几下,挡住了除去眼睛之外的脸部。
高连玉见状不禁就笑了起来。
小圈子的人,哪里会在意百骑。
而且此次他和百骑是针锋相对,此刻能碾压百骑,就是先声夺人。
“哈哈哈哈!”高连玉畅快大笑。
这地方确实是没法作诗,千百年来无数名士经过,也没见留下什么名篇。
邵鹏等人灰溜溜的低头,高连玉更加的畅快了,“某有了一。”
他有诗才,一诗作出来,虽然谈不上名篇,可却也不错。
随行中有人赞道:“此诗直指隋炀帝的荒谬和奢靡,让人叹息,好诗。”
邵鹏也觉得不错,但要他夸赞是不可能的。
“其实……也不是没有好诗。”贾平安一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