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 宇宙制造了大尺度上的物理迷宫,却又给了一个最简单的解决方案——低航行。
  只要度慢,加度小,对外部惯性系的测量就会精准很多,哪怕是初入星空的种族,只要慢慢航行,不断地在低中根据目的地坐标变化调整自己的航向,那么,理论上,总有一天能够极为精准到达的目的地!
  看起来很美好,然而实行起来,几乎毫无可行性。
  那么慢的度,飞出一个行星系都要好多年,若要飞出一个恒星系,在飞船内部时空没有明显变慢的情况下,船内时间几乎与整个航行时间相差不多。
  可以想象,以光横穿一个恒星系都需要以百万乃至千万个地球年为基本单位来计算。
  那样的航行不是绝望的,是根本不现实的。
  就如快战舰眼下的情况,如果低航行到第十颗牢笼星,那么基本上全舰也没人能活下来了。
  去了还有什么意义?
  卓尔人的报告中只列举了理论上的办法,真正能解决的现实办法,只有第二个。
  但那是掠命舰才有的技术,新舰都没有,别说快战舰了。
  当初,掠命舰灵主说,不能交换给楚云升这项技术的原因,是楚云升的飞船没法储存的下这项技术。
  一开始,包括电,也不能确定掠命舰灵主说的是真是假,更不要说楚云升了,随着新舰后来技术不断进步,对膜定位技术的不断
-->>(第4/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