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这一点,几乎是所有人公认的事情,大周自灵帝以来,国运衰微,险些就社稷倾颓了,即便以今上之才干,三十年来也只是略微挽回了一些颓势,比起一百多年前极盛时期的大周,逊色远矣。
  一百多年前太宗皇帝在位时期,大周边疆根本没有所谓的节度使,即便是有,只要太宗皇帝一句话,这些边疆掌军的大将,就会很干脆的提刀抹脖子,把自己的脑袋献到太极宫中来。
  在这种时期,再恬不知耻的写出这种诗句去拍皇帝马屁,且不说长安朝野与后世史书会如何形容林昭,就连如今的林三郎也觉得有些膈应。
  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提笔思忖了一番之后,林三郎开始缓缓磨墨,没过多久,便提笔开始在稿纸上书写。
  他一共写了两三诗的残句,最终在三诗之中选择了一,小心翼翼的誊录在了司宫台提供的试卷上。
  等到林昭誊录完了之后,才抬起头左右看了看四周,只见二十个同年,有些人还没有动笔,正在闭目冥思,有些人已经写出了成品,但是并不满意,正死死地盯着眼前的白纸,逐字推敲。
  殿试这个场面,极为正式,除了有礼部侍郎王翰在场之外,还有司宫台的太监在场巡视,林昭左右看了看,又枯坐了半个时辰之后,实在觉得无聊,便眼珠子转了转,伸手唤过一个小太监,开口问道:“这位公公,我诗已经写成了,请问可以提前交卷么?”
  这个官宦大概二十七八岁的模样,听到林昭这句话之后,他有些古怪的看了看林昭,开口道:“咱家参与殿试也有两三年时间了,往年的士子莫不战战兢兢,唯恐时间不够,还是第一次见有人要提前交卷的。”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