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流汹涌的黄河两岸,突然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墩台,这些庞然大物,宛如巨人一般,守护着黄河一线。
  墩台普遍以砖石为底座,木材为筋骨,然后在外面用黄泥垒土筑墙,每个墩台由三五人值班,白天放烟,晚上用火。
  从黄河岸边,一直绵延到京城。
  整个工程完成还不到三成,但是已经初见规模。
  这就是岳飞向宗泽讨教之后,建立起的烽火台。
  一旦金人入寇,烽火燃起,一两个时辰,就能把消息传到京城,开封的军民人等,也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岳飞还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预警机制,比如一束烟代表现敌兵,一束烟,一堆火,代表兵力不足一千;一束烟,两堆火,代表两千以下,以此类推,岳飞还特别规定,如果敌兵大举入侵,需要关闭城门,全面境界,则是会在烟火之外,增加孔明灯。
  凡次种种,岳飞已经行文到了枢密院,详细告知了京城。
  “此人果然是将才啊!有岳鹏举在,我辈终于能安然高卧了。”
  面对如此细致的安排,张叔夜忍不住一声长叹,愈钦佩官家的眼光。张叔夜心情大好,因此在政事堂宰执会议上,毫不吝惜溢美之词。
  甚至张叔夜向李纲建议,是不是给岳飞加节度使衔?
  毕竟韩世忠已经捞到了枢密使,地位仅次于韩世忠的岳
-->>(第1/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