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三章 争斗不休为民官(第三更)(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其他县差不多的情况,不知道怎么收税,张不开嘴。

    据说是天天联系商人们,让商人们同意,没啥效果。

    捐款商人答应,一个个拿到了捐款,在修路、帮百姓修葺房子。

    皇亲国戚们已经很努力了,至少比县令都厉害,不过依旧难以让李隆基满意。

    要钱,修路修房子能拿来钱?捐款的钱不能收到国库。

    李易正在查资料,查武功县他那时的资料,看有什么东西。

    辣椒这个不行,那时的有,现在没有。

    丰水期的时候水利资源丰富,枯水期差很多。

    药材、树木、小动物,都很多,药材好一些,树木使劲砍不行,何况有的不能砍,有陵。

    第一产业也就是农牧业一直不行,第二产业工业,现在没有像样的,窑算一个。

    至于第三产业旅游业,谁会愿意往那跑?长安难道不好?

    “易弟,你要去武功县呆一段时日?”李成器见李易走神,跟着问一声。

    “啊?啊,不,派些个人过去。借着窑的存在,优化一些当地的产业结构,让更多的人动起来。”

    李易有了一些想法,准备先试一下。

    “当地人不会听吧?”李隆基居然听懂了‘优化产业结构’的意思。

    “没有好处当然不会听,农业不能放,当地并不是所有人都种田,总有人找不到好活。”

    李易皱着眉头说,武功县和庄子不一样,考验他行政能力的时刻到了。

    他并不想只管一个窑,窑,仅仅是个突破口。

    王皇后听了说道:“帮他们,还要给他们好处?”

    “好处是他们自己干活所得,我只是给个保证。保证他们照着做了之后拿不到那些钱,缺的我给补上。”

    李易说到百姓的小农意识,你让我干活行,我要是没赚到钱,一年的收入就没了。

    他接着说:“这时就看官员的魄力和对当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