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章 东主押题太神奇(第五更)(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邦中之赋,以待宾客;四郊之赋,以待稍秣……’

    这个,这个会呀。

    因为需要为了应对时务策的商税,专门查的周礼,还使劲背,好等着拿出来用。

    卧槽,东主就是东主,这题押的,简直神了。

    至于后面写诗,背了多少韵?平日里没少互相写诗研究。

    慢慢答,不着急,答好了再抄到‘试卷’上。

    今天晚上住这,看天,不应该下雨。

    李成器不需要别人陪同,还化个装,进来看。

    看完考题,再于远处看看四十二个学子的状态,他摇摇头:“易弟今回如参加科举,定然甲等头名。”

    转而他又笑了:“什么时候都是甲等第一,易弟之才,岂是你等考生可比?便是宰相,也得低头。”

    不看了,心中稳了,四十二个学子考得一定会不错,至少能答对,之后录取即可。

    回过身,他从后面进大内,把三本书给三弟,可以印出来了。

    就是关于韵的三本书,李易一直不给,四十二个学子偷摸学。

    此时庄子里的二百二十个学子,同样人手一套,四十二个学子写给他们的。

    背的时候默写,写完了装订一下,一本本书便出来了。

    封面上写:诗词歌赋娱人,可用却不可专用,民生一道,兼容并蓄,温饱为先,娱乐在后。

    二百二十学子看明白了,警告,别整天研究这玩意儿。

    牲畜的粪便打扫好了吗?从粪便的情况中看出牲畜有没有生病和需要吃什么?

    家禽怎么喂养?五谷如何种植?水车怎般搭建?娃娃为啥不爱学习?

    他们懂,偏偏沉不下心,考虑四十二个‘前辈’考试的事情。

    答题答不好,是不是走后门同样没用?

    “趁着城门没关,不如去几个人看看。”有学子实在是熬不住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