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六章 聊天聊得心里堵(第一更)(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历史上一说杀蝗虫,李隆基都犹豫,是姚崇坚持。

    可惜晚了,之后这边的蝗灾年年有,有大有小,主要是策略没搞对,总是埋蝗虫。

    蝗虫卵需要用水灌、深耕晒,要不撒一点石灰,不能多了,多了对地影响太大。

    “也只好如此。”毕构叹口气,继续逛。

    庄户们指挥被雇来的人盖木头房子,砍一片树木刨根,然后把唯一的一个钻井的架子支起来,要在山上打井。

    租赁的土地不应该砍树,但没关系。

    “这个山啊,桑树太高,菜桑叶和桑葚费劲,应该全砍了,重新种,每年打掉上面的枝头,叫树横着生长。”

    李易对毕构说着山怎么才能好好利用。

    若是绿化,可以一直留着,好看,一棵棵树高大。

    想追求经济利益,把树收拾再种,绿化不缺的时候,又好采摘。

    毕构不了解矮化种植技术,听了却觉得有道理。

    “你还懂得农桑?”毕构对李易随意的样子好奇。

    “老毕你这话说的,我一个一千多亩的庄子,不懂农桑,大家喝西北风去啊。”李易一副你别瞧不起人的样子。

    “可会作诗赋?”毕构要进一步了解。

    “不会,我就养个鸡什么的,啊,给,给你书,三本,韵的书,你拿回家给你儿子看着玩儿。”

    提起诗的事情,李易想起带来的礼物,十多套呢,准备给很多重要的官员。

    没想到毕构亲自跑过来了。

    他叫人去取,站在搭建钻井平台的旁边看。

    一件件工具摆好,看外表便知做工精良。

    “你对照着与老夫说说。”毕构要求李易再讲一遍怎么打井。

    听一遍就能会,不可能。

    李易指着每样工具介绍,有钻的、接的、取泥的、杆子断了去抓的……

    “嗯!是这个道理,好,以前怎没人想出来。这一套从哪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