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人性不改历史变(第二更)(第3/4页)
再一个历史上的山西和陕西,住窑洞,窑洞黑呀,你能白天就点油灯?
就得出来吃饭,一个窑洞一个窑洞的,跟四合院差不多。
那为啥要用大碗?大碗别人看着以为里面的面多呀,关键是曾经人们吃的面,汤多。
汤多是几个意思?吃面的时候吧,不管是拉面还是抻面。
点毛细,很细很细的,多拉两道就行。
细的面吃汤多,解决面积大。
吃毛细的面,会现如果吃慢了,吃好几口,还是那么一大碗,没错,把面给泡大了。
一泡大,吃着就饱,其实还是那些面。
这不就是穷嘛!山西和陕西历史上是这个因素。
河南河北爱吃夹馍,因为方便操作,总不能干活的时候再炒几个菜。
正宗的馍,都是面,然后干烙的,省油。
纬度高的地方,愿意吃面的东西,纬度差一点的,相对低的地方,最适合种小麦,所以爱吃烫面的。
纬度更低的地方,只糯米做的东西,江米糕。
继续纬度低的地区,吃粉丝、米线,米线就是籼米制作的。
“李郎,晌午的时候吃茄盒好不?里面多放点肉。”
永穆公主突然出声,她想吃。
“今天中午没有这个食堂菜,我给你做。”李易答应,这个好做。
正宗炸茄盒都是用切好了晒干、阴干的茄子片来制作。
为什么非要是干的?包括吃狗肉锅的时候的菜也是干菜。
是从色泽与口感上达成一种均衡的统一。
永穆公主开心了:“鲜茄子和干茄子,都做一点呗!我看看。”
“我也是啊,咱俩想到一起去了。等吃完了我休息一下,给两个今天过来的死囚进行介入练习的。”
李易想都不想,直接就配合。
永穆公主在努力考虑怎样配合,她咬咬嘴唇:“李郎,死囚少是吧?我穿得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