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经济资源话影响(第二更)(第3/4页)
了要说什么?
天寒地冻,那边没开化?对,没,早着呢,黄河通了那里依旧还有冻的地方。
“朕听闻河东节度使、太原府那里的煤炭过多,有人甚至提议用煤来修路,比之黄泥更易行走。
又听说当地百姓找不到可行之事,无活计,朕心甚忧。
一方受苦寒之冷,一方煤多而民少活计,李家庄子所用之煤是什么来着?”
李隆基开始暗示,边暗示边不满意。
你们宰辅整天心里想什么了?太原煤多,东北不知道煤矿在哪,太原一大圈的百姓种田费劲,你们懂没?
“李家庄子用煤焦冶炼,温度高,要焖焦?”苏颋尝试着问,猜陛下的意思。
“让契丹、奚族过来买煤?”宋璟从经济角度出。
“卖煤收税。”毕构直接,要钱。
张九龄看看三个人,问:“李家庄子的煤跟别人不一样?”
他去年才过来,对一些事情还没接触,主要是事情太小,无人与他说。
高力士出声:“李家庄子的煤是洗煤洗出来的,都是好煤,块煤,李家庄子若需要焦,自己焖。”
“原来是让太原的百姓洗煤卖到契丹和奚族,怎么卖?多少人会洗?”苏颋悟了,太简单了。
“是呀,怎么卖?”李隆基惆怅了,终于现,跟易弟说话咋就那么轻松?
有人说闻弦歌而知雅意,换到易弟身上,直接就把一个全套的计划给出来。
宰相太笨了,你们一点战略思维都没有?当前什么最重要?人口哇!
李隆基深吸口气,缓缓吐出:“以修路取暖冶炼之名,招契丹、奚族、渤海之民来我大唐干活。
多给工钱,洗煤工,赚的钱不少,一个人一天能赚四十钱,现在的四十钱能买吃好些日子的粮食了。
人口缺少,展不了本地产业,赚到的钱又有一大部分会消费在劳作之地,尤其是道路不够畅通的时候。
以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