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头,没人看李靖,
这个可是他们的底线,韦浩居然把手伸到他们读书人身上去了,还要改革科举,先不管这个改革方案到底好不好,传出去,不是要闹笑话吗?
“好了,诸位听听,先不管慎庸到底有没有读书,虽然慎庸是没有读书,但是论学识,你们未必他强,不说其他的,就说算术,你们也不是没有比过,还是全部输了?”李世民坐在那里,有点不快了,
那些人瞧不起自己的女婿啊,自己的女婿没读书怎么了?他又不是没有学识,慎庸自己都说过,除了那些什么经典文章,其他的,他都会一些。
“念吧!”李世民让王德念着奏章,随着王德的念诵,那些大臣也是认真的听着,
房玄龄一听,心里则是叹气,这份奏章写的非常好,也是考虑到现在大唐的实际情况,今年有一万二考生,明年只会多不会少,对于长安来说,可是一个压力,而且对于很多学子来说,来一趟长安,千难万难,说花费也不少,
如果按照慎庸这样写的去改,不但能够让科举更加合理,而已对于读书人也是一个极大鼓舞,毕竟会有很多人考不上的,但是考不上也不能不给点机会,最起码,让那些读书人,能够高人一等,能够激天下人读书,考取功名。
随着王德念完,那些大臣都是坐在那里,非常的寂静。
“诸位,奏章都念完了,朕认为非常不错,提出来的那些意见,都是符合现在大唐的情况,提高读书人的待遇,让天下的孩子,都来读书,所以这次,朕准备选拨1ooo名秀才,5oo名举人,也就是说,前18oo名的,朕都会给一些名分,
而且,也会让那些好处落在实处,不过,慎庸也没有说,那些秀才该享受多少的钱粮奖励,但是朕认为,需要足够他读书的开销才是,每个月折合钱2oo钱,举人每个月折合钱5oo钱,这个是朝堂必须要给他们的,
另外,因为他们有功名在身,可以见官不拜,如果犯事,需要当地官员上报到礼部
-->>(第4/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