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憨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5章李世民的感悟(第3/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想法的,也会想着开工坊!”韦浩坐在那,对着李世民说道。

    “嗯,有,确实是!”房玄龄在旁边开口说道。

    “哦,就有了?”李世民扭头看着房玄龄问了起来。

    “真有,很多工匠,都在琢磨着做出好东西来,卖出去,我家之前几个工匠,现在也在琢磨这个,弄出来了东西,他们也去找商人卖,如果能卖出去,他们也想弄一个工坊,臣认为这样不错,所以就没有阻止他们这样做!”房玄龄点了点头,对着李世民汇报说道。

    “你啊,还要支持他们,缺钱买材料的话,你给他们钱买材料,如果能够弄出来,你也可以入股,到时候也能够赚钱,而且一旦大唐的工坊多了,税收多了不说,关键是,我长安的百姓,多了一份营生了。

    现在工坊那些熟手开价已经到了8oo文钱到1贯钱,如果是工匠,价格更高,到了2贯钱,你想想看,这意味着,那些工人,一个月的收入差不多2亩地的收益,一个劳动力,相当于自己一个人一年种了2o亩良田。

    对于百姓来说,家里可是不缺劳动力的,他们往往是一家好几个劳动力,种植二三十亩地,闲的时候闲着,这样的话,就很浪费劳动力,而有了工坊,他们就多了一份收益,总体来说,可以让长安城的百姓,平均提高二倍以上的收入。

    这样的话,长安城的百姓,很快就能够富裕起来,而长安城百姓富裕起来后,也会促进他们买东西,比如说,有的人想要建设房子,建设砖房,就想要买砖,砖坊能够赚钱,而同时他们也会买木材,木材商也能够赚钱。

    而且,他们一旦他们建设了砖瓦房,那么遇到暴雪的时候,也不用担心房子被压塌,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好处!”韦浩坐在那里,看着他们说道,李世民他们在很认真的听着韦浩说,“继续说!”李世民看到了韦浩停下来了,马上对着韦浩说道。

    “另外就是,一旦百姓有钱了,那么,他们就会雇佣下人,而外地来的人,他们也多了一些机会,也能够在长

-->>(第3/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