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有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3章 行人弓箭各在腰(求订阅、求月票)(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只出动了第十一将,也就是吴玠担任正将的部队。

      由于大宋重开之后赵楷的一番励精图治——励精图治并不是一定要展工商业或是开垦土地,清田检地,重建府兵制和军功爵制,以“比武招亲”之法将五路将门同赵宋皇家进行深度捆绑等措施,也是一种励精图治,而且见效比慢慢“种田”可快多了。

      所以这回点兵命令下来后,虽然送行的府兵家眷们哭得挺凶,但是名列兵册的府兵们,基本上都按时抵达。即便本人因为种种原因来不了,也派了子弟或女婿代之。

      而且应征而来的府兵,全都自备了直刀、长枪、铁鞭(铁锏、铁锤)、旁牌、弓弩、箭镞、征衣、干粮、骡马,有些人甚至还自备了盔甲——根据宋朝原本的法令,盔甲是严格禁止民间私藏的!

      不过赵楷却在韩世忠、张俊等人的建议下,部分取消了这项禁令,允许府兵家收藏一定数量的铁甲和皮甲,并允许民府收藏纸甲。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韩世忠、张俊等人都知道,在持续战乱多年的陕西五路,许多豪强大族甚至普通百姓都私藏了保命的甲胄。

      如果赵楷的朝廷可以放宽禁令,并且给自备甲胄参战的军将一点补贴,应该可以极大缓解盔甲供应的紧张。

      现在赵楷手下的府兵数目有三十万之多,但是各军府和朝廷的武库中储存的铁甲只有三万余领,皮甲则有两万余领......两者合计,也只能让赵楷的军队拥有百分之十几的披甲率(指铁甲、皮甲,纸甲制作方便,还是可以人手一领的)。

      所以让军将们自备甲胄,实在是个不得已之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