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赵楷,你的年薪是六百万!(求订阅,求月票)(第5/6页)
 刚刚升任了同知枢密事的赵明诚就出班奏道:“官家,如今淮河西段以北因为洪水泛滥,暂时不适合进兵。可以做长久打算,譬如选择险要地势,修筑堡垒,屯驻新军,同时再令光州、寿州、壕州、泗州等州募集乡兵民壮,严加训练。
  而淮河下游的楚州、涟水军和涟水军以北的海州,却急需加强!特别是海州和涟水军都位于淮北若弃之不顾,则会被金贼所得,用之为渡淮南侵之本据。若要固守为淮河之屏障,则急需派遣阃帅良将,添加兵马,妥善防御。”
  赵桓想了想,“海州和涟水军背靠大海,一面倚着淮河,一面又靠着群山,的确不应该放弃。或许可以将两地河北,设立淮北安抚使路不知何人可以出任淮北安抚?”
  尚书左丞兼户部尚书,老臣张悫出班奏道:“官家,臣举荐刘豫出任淮北安抚。”
  “刘豫?”赵桓皱眉道,“是那个在河北当过提刑,跟着李纲、李禄一起跑到金陵来的河北农夫?”
  刘豫是为数不多的真正算得上“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农家出身的进士。
  也正因为这个出身,让刘豫在官场上不怎么吃得开,总是成为人们嘲讽的对象,而且他年少时还因为家里太穷偷过同学的财物,被人认为品行不佳赵佶和赵桓都看不起他,所以这家伙跑路到金陵后一直没得过什么好差。
  不过张悫倒是挺看得上这个河北老乡,而且也知道他是知兵的,于是就向赵桓举荐了此人。
  赵桓也没多想反正淮北的海州、涟水军怎么看都不大好了,随便派个人,死马当活马医吧!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