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有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3章 火锅来了!(求订阅,求月票)(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货呢——他稍微有点内行,所以可以看个门道,但是听见“火锅”这个名称,还是给逗乐了。

    他循着声看去,现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居然是岳飞!

    岳飞一本正经地说:“大哥,此物形状似锅,内填火药以弹丸,称为火锅更加合适啊!”

    唔,以后那些排水量几万吨的战列舰上就得安装4o6毫米的火锅了......

    “要不还是叫火锅炮吧!”赵楷强忍着笑,“名字就这么定了......咱们还是看看威力吧!”

    赵楷顿了顿,大喊道:“武大郎!潘五郎!”

    武大郎是武义久——姓武,又是长子,不就是武大郎吗?

    潘五郎则是潘胜安,他上面有四个哥哥,分别叫潘胜羽、潘胜飞、潘胜植、潘胜修,都是开封府青楼界的名人,不过都不知去哪儿了?就潘五郎一个来了洛阳。

    现在武大郎和潘五郎都是一副卖烧饼的打扮,亲自挑着副担子,担子两边各有一口樟木箱。其中一口箱子打开后又两个格子,一格放木炭,一格放硫磺。还有一口箱子是单格的,都放硝酸钾——赵楷的火锅“调料”非常简单,就是这三样。

    除了两口箱子,扁担上还挂着木架子、勺子、称、铜碗、木铲、口袋这些东西......看上去还真像是卖小吃的。

    看到两个“小吃摊贩”到了跟前,赵楷又吩咐道:“先来两斤!”

    两斤火药!

    臼炮因为炮管粗短,膛压自然很低,所以射需要的射药也多。赵楷也不知道臼炮的炮弹和射药的比例,只好随便说了个数——十斤的弹丸填两斤药,先试试看,不行再改。

    两个“摊贩”马上开始搬料,打开箱子,摆好木架子,再把铜碗搁在木架子上,然后开始用称称硝酸钾、硫磺和木炭。比例赵楷早告诉他们了,就是7.5比1比1.5......称好料后,就倒在铜碗里面,再拿个木铲子不停翻炒,知道将三者完全混合。

    这俩贩子都带了徒弟,其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