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了!
  宋朝最具规模的工场手工业其实就是铸钱了,宋朝钱监的生产规模可不盐铁、煮盐、制瓷、丝织这些行业可以比的。钱监的集中度极高,全国十几个监,年产铜钱几百万贯......也就是几十亿枚!
  在12世纪的世界上,没有比这规模更大的手工业工场了!
  而南宋枢密院在得知了炸壶的秘密之后,就立即命令金陵的升州钱监转产炸壶——也不需要升州监生产多好看的壶,粗制滥造也没关系,只要不漏水就行。就算漏水也没关系,只要融化一点儿锡就能补上。
  所以升州监的工匠就将炸壶分成了十几个部件,批量铸造,然后用铅焊、锡焊的办法,把这些部件焊接起来。
  为了追求进度,升州监还把一部分焊接的业务包给了金陵、苏州、江都等地的工匠,因此在几个月之内就制造出了十万个铜壶!
  不过南宋的军器监生产的火药却不大让人满意......南宋的制硝匠们所提炼的火硝纯度时高时低,火药匠们又不知道正确的配方,更别说颗粒化的黑火药了。所以他们生产出来的火药很飘忽,有时候威力不小,有时候又炸不响。
  这样的火药用来充当射药是不行的——射药的用量必须精确,加少了会降低有效射程,加多了炸膛!但是填装炸壶里面问题不大......大不了多加一点,这样就能保证炸响了!
  而这种粗制滥造的炸壶,对于拥有钞能力的南宋而言,实在是最好用的武器了!历史上居然没有明出来,真是太可惜了......现在,搞清楚了“火药遇铜则猛”的秘密,又练出了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