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的意图很明显。
他就是在告诫刘晔,扬州虽大,可却唯有袁氏能屹立不倒。
依附其余各势力,日后都只会成为战俘。
其余之路尽是死路,唯有归顺于我方才是光明大道。
这一层意思袁耀话语间透露得比较隐晦,但以刘晔的心思,他还是琢磨透了。
闻言,刘晔干笑了两声,说着:“公子的志向如何?”
“愿为割据一方的霸主,还是志在天下?”
思虑半响,刘晔也开始试探性地考察起袁耀来,一方面是刚才闲谈时,他能够感受到袁耀身间、言语间散着一股无形的亲和力,能使人心生数分亲切感。
另一面,他也感受到了,袁耀或许有数分人主之风。
更何况,近日来江淮地区袁耀的声名亦是渐渐树立了起来,提及他的士民在倍渐增多。
联想到袁耀的种种优势以及背后家族所给予他的巨大潜力,令刘晔未思虑多久,心下便已经是有所决断。
“既已起兵,割据扬州为一富家翁,这岂是男儿所为?”
“所谓大丈夫除死方休,若无问鼎天下的雄心壮志,岂不辜负大好人生?”
“哈哈哈……”
袁耀亦是在充斥着无尽的笑颜间表达出了自己的志向。
若不心怀凌云壮志,岂不辜负惬意人生?
大汉灭,袁氏兴。
刘晔虽为汉室宗亲,可袁耀却也并无掩饰自身的想法。
因为,他是一个比较奇葩的皇族。
原史上,刘晔不仅未有竭力兴复汉室的梦想,相反还归附过郑宝、刘勋等反动势力。
甚至后来曹操一度有称王称公的意愿,他也并未向荀彧那般严词阻止,相反还流露出数分支持之意,遂心安理得的做起了“大魏忠臣。”
由此可见,刘晔并不是理想主义者。
他并不是那么在乎大汉是否能够中兴,而是一个利己主义者,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