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渡江东进攻取江东六郡,全据扬州,随后以丹阳、吴郡为根基,寿春为前哨,开始蓄养甲士,积攒实力。”
话说到这,孙策面上神情忽然顿时情绪高涨,言语间亦是极其严肃,显然是准备无比充分。
从这里的神情,袁耀便可琢磨出,孙策对于江东六郡或许是早有觊觎之心,不然原史上也不会如此果决,直接抛出破石头(玉玺)换取兵将,以渡江东进。
待此话落罢。
袁耀遂又继续沉吟道:
“阿策,汝对当今天下各州局势可有何见解,若要对各方势力予以排号,我军应当排在何等层次呢?”
沉思一番,他又徐徐相问着。
这一席话语,亦是在对观察孙策的战略大局观以及分析评价各方实力的才能。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只有对彼此的相互了解。
对于袁耀父子来说,麾下有孙策这等猛人在,若就因忌惮其胸怀大志便弃之不用,那才是真的浪费大好资源。
这就好比原史上的刘皇叔暂时依附曹老板。
曹老板难道看不出他胸间暗藏大业,怀有兼并天下的心思吗?
他自然是能够看出来的。
但为何后续还要启用其东进徐州阻击袁术的北归呢?
这就是因为刘备的能力极其优秀,若不用实属可惜!
现在对于袁耀来说,眼前的孙策就是此理。
用之,则忌惮其不知何时便拥兵自重,自立一方。
不用,则表示要一直将之雪藏,完全放弃他的一身卓绝才能。
一语而落。
面对着袁耀的考教,孙策一时也是丝毫不慌,面上依然是意气风之状,脸露出畅快的笑容,只是经过短暂的思索,以组织语言。
随后,便高声回应着:
“启禀公子,从现阶段的局势来看,天下格局已经是越明朗,逐渐进入了强敌环视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