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不是说苏联的东西就不行了,而是双方的思维,已经开始有了很大的差异了,苏联人到现在为止,讲究的依旧是大规模生产,准备打世界大战的这个套路,他们不追求精益求精,只追求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量产化。
  如果世界大战真的能打起来,那苏联的这一套是行之有效的,西方绝对比不了,西方精益求精的产品,需要花费很长的工时来生产,到了战争时期,根本就供不上前线的消耗。
  但是,如果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平时操作使用,那苏联的劣势就很明显了,几百个小时就得大修的坦克动机,会严重影响部队的操作,带来更多的维修成本,等等。
  “这个炮塔的座舱,布置的很不错啊。”
  随着生产线,继续向前走,可以看到炮塔开始被放上去了。
  这种步兵战车,使用了14.5毫米重机枪作为车载的武器,顶部设计了一个炮塔,和他们的坦克一样,是不会有炮塔吊篮的,只有一个吊椅,这个吊椅,就如同健身器材里面的一样,看起来无比的简陋,屁股下面一块铁板,后面的靠背一块铁板,这样就可以了。
  炮塔上面有舵轮,炮手需要手摇来转动方向和高低角度,电动炮塔是没有的,因为会加重武器的复杂性,毕竟,这种步兵战车是需要大量生产的。
  炮塔绝对够简陋了,而秦振华也总是能够找到夸奖对方的语言:“这个炮手坐在吊椅上,如果下面压到地雷上之后,炮手生存的几率是相当大的。”
  对步兵战车来说,地雷的威胁是相当大的,各种步兵战车都需要考虑到防雷的需求,地雷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