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为国家修文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真是个天才少年啊(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诶,怎么就走了?”

    孙教授一见,连忙驱动电动轮椅追上了贾昌道,笑盈盈地说道,“更精彩的接笔部分还没开始呢!”

    “我说你这老头够坏的。”

    贾昌道一边继续往外走,一边气哼哼地说道,“你早告诉我,那幅《山居图》是向南一手修复的,我还考验什么呀,直接让他替你去故宫不就得了。”

    孙教授也不生气,呵呵笑道:“我早告诉你,你也得相信啊!”

    “别人说的我不信,你说的我还能不信?”

    话虽然这么说,可贾昌道如果没有亲眼看到向南洗画、揭裱做得这么顺畅如意,孙教授即便真的提前跟他说了,他的心里也只会是半信半疑。

    没办法,谁让向南这么年轻呢?

    21岁都不到的古书画修复大师,这话说出去,也得有人信哪!

    孙教授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下面的修复工作你真不看了?”

    “不看了。”

    贾昌道忽然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孙教授,打趣道,“等他修复完了,把成品给我欣赏欣赏就行了,我才不给你机会炫耀你的好徒弟呢!”

    孙教授听了,笑得更畅快了。

    在华夏文博界,还有什么能比自己一手教出来的好徒弟被人称赞更开心的事呢?

    ……

    贾昌道和孙教授的离开,丝毫没有影响到向南的工作。

    在他的眼里,旁边有没有人参观,或者有多少人参观,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此刻,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幅古画的修复工作中,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因为,他挽救的不止是一副古画,一件文物,更是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在将命纸与画芯完全剥离后,接下来的步骤就是修补画芯。

    修补画芯最关键的,就是材料的选择。

    比如字画材质分为纸本和绢本,材质不同,修复的方式也就不同。在修补过程中纸本要注意纸张帘纹的走向,绢本则需注意线的经纬,补料要保持与原作品的一致性才可运用。

    这幅清代的《仿黄公望山水》的材质是绢本的,因此,向南也必须挑选年代相同或相近,颜色也基本一致的绢纸进行修补。

    而在修补画芯之时,揭命纸时带起的纤维,在这道工序中得以平复。

    偌大的古书画修复室里,安静而祥和。

    向南一个人躲在里面,整个人都沉浸在了古书画的修复工作之中,忙碌而有序,表情平淡而又一丝不苟。

    过了许久,向南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从上午忙碌到现在,他已经完成了一幅古画修复工作的百分之九十,只剩下接笔和最后的装裱了。

    接笔的过程则是整个修补过程中最为至关重要的一步,一般遵循“先小后大,由上向下,宁浅勿深,宁干勿湿”的接笔原则,从而使得整幅画面色彩一致。

    实际上,对于一张破损的古画,修复好之后,画面缺失的部分该不该接笔补全,业界一直存在不同观点的交锋,至今仍没有统一的标准来遵循。

    当下的普遍做法是,华夏大6博物馆的古书画修复师会倾向于在画意破损处进行补笔,而大6以外的博物馆大多采取的做法是只有全色没有补笔。

    接笔跟创作是两回事情,画画得好不一定接笔就接得好。

    因为接笔的关键之处在于,负责接笔的人要深知画意、用笔和画作在当时朝代的习性,从而延续原作的精气神。

    如果不懂这些,强行接笔的话,那就是狗尾续貂了。

    向南小心翼翼地将处理好的画芯贴在长案对面的墙壁上,然后拿起一支毛笔,开始给画面缺失部分进行接笔。

    此刻,他的右眼里又开始回放之前看到的那一幕:

    清瘦男子捏起一支毛笔,细细落笔,转眼前,连绵的山峦呈现,一丝丝云雾开始围着山间缠绕……

    在看到山峦下方的怪石时,向南心念一动,画面暂停了,重新慢放了一遍。

    那清瘦男子画下这怪石时的笔锋、手腕转动的方向和角度,都被向南看得清清楚楚!

    与此同时,向南手里的毛笔一动,那画面上缺失了一半的怪石,飞快地呈现了出来,与右眼中看到的原画,几乎一模一样。

    接完这一笔,向南又继续快进画面,寻找下一处缺损画面的场景回放……

    ……

    “啧啧,真是个天才少年啊!”

    贾昌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