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为国家修文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四章 长城战事多(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整整用了3天的时间,燕王朱棣才控制了北平城的局势。接着,他又以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臣齐泰、黄子澄为由,打出“靖难”(即“平定祸乱”之意)的旗号,废除建文帝的年号,续称洪武三十二年,设立完备的中央机构。?

    自此,一场叔侄反目、争夺皇位的战争,打响了!

    “靖难之役!”

    向南深吸了一口气,还没来得及多想,眼中景象再变!

    “也先贪鄙可厌,既得岁赏,又出尔反尔,率军屡屡袭扰我边民!”

    明英宗朱祁镇端坐龙椅之上,一脸怒容,“朕欲御驾亲征,让也先知道知道,我大明,不可欺!”

    “陛下,万万不可啊!”

    兵部尚书邝堃、侍郎于谦极力劝阻,吏部尚书王直,也率文武百官谏阻,但英宗不听。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7月15日,英宗下令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户部、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大批文武官员,以及号称5o万的唯一战略机动部队——京军,御驾亲征,并且不要准备,即日出。

    7月16日,在兵将不相习、士兵不能熟练使用新配兵器、没有随行后勤保障措施的情况下,5o万大明军队被一个“目不辨旌旗,耳不谙鼙角”的皇帝,以及一个专横跋扈、一无所长的宦官王振指挥着,如儿戏一般,北出居庸关,向大同前进。

    24日,也先侦察得知明军主力出征的情形,佯装畏惧,主动北撤,隐蔽埋伏,纵明军骄兵,以寻找最佳作战时机。

    而此时,已到达战区的明军目睹尸横遍野,人人恐惧,皆无战意。

    镇守大同的亲信太监郭敬,向王振密报了与瓦剌军交锋时惨败的情景,加之出征以来风雨一直未停,刚到大同又突降暴雨,人人惊异,王振这才决定撤军回京。

    也先从侦查中得知明军状况,立即率军突入,跟踪追击,势如疾风。

    8月13日,也先袭击长途辗转、饥渴疲惫的明军后卫吴克忠部,吴部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