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为国家修文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九章 这次恐怕要糟(更新完毕)(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瓷土,来制作高足杯残缺部位的瓷土坯胎。

    还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制作出来的瓷土坯胎,可以略比高足杯残缺部位大一点,厚一点,即便烧制出来的瓷片大了厚了,那也可以磨掉一些。

    但如果做小了,那就没得补了。

    坯胎做好之后,向南便将它放进修复室角落里的一个八角形的小型电窑炉里,插好电源,设置好温度,便摁下了启动键。

    这种小型电窑炉,是城市里很多陶艺馆的标配,价格也不贵,几千块钱。

    自从决定开设文物修复工作室之后,向南便在网上订购了一台,这样一来,陶补、瓷补所需的陶片和瓷片,都可以自己烧制了。

    方便得很。

    坯胎的烧制需要一段时间,向南也没坐在那儿干等着,顺手拿起另一件前些天没修复完的古陶瓷,继续低头忙活了起来。

    向南在忙,另一边的康正勇也在忙。

    在调色、试色,试色、调色中反反复复了无数次之后,康正勇总算是调制出了和《山水》立轴图底色相接近,但又略略有些浅的颜色,正式开始了全色工作。

    这只是第一步,实际上,每一个残损之处的底色,由于年深日久等各方面原因,实际上并不完全一致。

    因此,康正勇还要一遍一遍加深颜色或减淡颜色,之前调制出来的,只能算是基准色而已。

    两个人在同一间修复室里,各自安静地忙碌着,一直忙到太阳西斜,康正勇忽然长舒了一口气。

    向南听到响动,转过头来看了他一眼,笑着问道:

    “怎么?全色完成了?”

    “花了两天时间,总算完成了。”

    康正勇点了点头,有些忐忑地说道,

    “老师,您帮我看看?”

    两天时间完成全色,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这还是因为这幅古画残损之处并不多,如果再残缺得厉害一些,花上一两个星期的时间来全色,也不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