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强盗们的狂欢 (二合一章,更新完毕)(第5/6页)
破了,也有人说京城留守官员们实际上是在“开门揖盗”,是“走狗汉奸”。
官员们心神不安,只得联名请仍在城外躲躲藏藏的恭亲王奕入城,以便迅稳定京城的局势,“京师不稳,寄望恭亲王定时局”。
“该不该入城呢?”
此刻正在城外东躲西藏的奕,也是犹豫不决,一方面担心京城的局势,联军兵临京城,一个不慎就有可能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他也担心自己入城后,安全得不到保障。
毕竟,洋人的火炮太厉害了。
而就在这时,远在避暑山庄的咸丰皇帝来的密谕,奕也收到了,却是说“洋人诡计多端”,让他择地居住,不要被对方抓住作为人质。
皇帝的密谕弄得奕进退两难,不仅不敢轻易入城,还得不断地在城外换地方居住。
随着联军的步步紧逼,留守官员们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在之后的几天时间里,6续放还巴夏礼等18人,甚至连那些在牢狱中死去的师团成员也一并交还给了联军。
巴夏礼等人的遭遇,彻底激怒了联军,两国统帅都一致同意惩罚清政府。
“这可如何是好?”
得知额尔金要报复,京城留守官员们人心惶惶,生怕他们又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可原本应该在京城里坐镇的恭亲王奕却迟迟未入城,他们只能向国公使伊格那提耶夫求助。
扮演调停角色的国公使伊格那提耶夫则向额尔金伯爵提议:使团成员是在清政府的刑部受到虐待的,不如捣毁刑部,并且在原址上建一座纪念碑,让清政府在纪念碑上用华夏文、文、文、文和文自述失败,从而对清政府进行“公开的、象征性的羞辱”。
这种不痛不痒的报复方式,在额尔金伯爵看来实在是太轻了,实在难以平息心中的怒火,也无法让清政府受到足够的教训。
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把曾经关押联军使团和战俘的圆明园作为报复的对象:
火烧圆明园!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