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壬纪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壬纪事(20)(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杂物的。

    院子的另一侧是猪圈,里面养着两只猪。

    挨着猪圈的是马圈,里面养着一匹马。

    挨着猪圈还有个小窝,窝门口趴着一只土狗。

    阿东没有在院里子发现厕所。

    院子的正中间是一口水井,该是叫做「洋井」。

    和南方常见的所谓古井不同,北方的井是一根管子埋在地下,地上面主要是个铁制的活塞装置,还有一个稍长些的把手,一压把手,就能利用空气压力将水抽取上来。

    这样抽上来的是浅层地下水,缺点是水里有时含沙子和铁锈,优点是没有任何消毒剂在里面,纯天然。

    至于卫生达不达标也没人管它,反正人们日常多数都是直接喝生水,也没听说谁喝出病来。

    院子的再前面是个很大的菜园子,菜园子的一角有颗杏树。

    园子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豆角、茄子、黄瓜、葱、辣椒等种类丰富。

    此时是初夏,植株上有些果实,但都很小,没有长成的样子。

    这里的经济活动不发达,百姓手里没有一分多余的钱财,一日三餐吃的饭菜几乎全都是自己种的,没听说过谁家需要花钱买菜的。

    不多的钱财主要用来购买油、盐、炊具等家里生产不了的必需品。

    以上这些有的是阿东结合儿时的经历猜测出来的,有些是后来在这个村子里呆久了从村民口中听来的。

    晓薇终于到家了,她站在大门口大声喊了一句「妈妈」。

    阿东暂时不想让人看见,就隐去了身形。

    只见屋门打开,有个细瘦的女人来到了大门口,女人身后跟着个瘦猴样的小男孩。

    话说这房子的四周连着菜园子都有土墙围着,院门位于房子的后面,人在大门口只能见到房子的后山墙,其它什么也看不见。

    所以阿东的分魂只有升到了高空才能一窥这房子全貌。

    女人帮着打开大门,见了女儿的样子,就说:「怎么弄得那么脏啊!快进屋换身衣裳」晓薇回过身来张口说,「叔叔我到家了……」,没看到阿东,就又说,「咦,人呢?」女人就问女儿,「你在跟谁说话?」「一个叔叔,原来也是这个村的,现在在城里住……」晓薇就把和阿东相识的过程说了下。

    女人又向远处望了望没见有人,就警告说:「不认识的人少搭茬,现在坏人可多。

    你现在都长大了,要小心。

    没听说前村马大夫家的大姑娘前段时间都出事儿了」晓薇嘟了嘟嘴表示对妈妈的叨唠很不满意,打开房门要进去,看了看鞋上泥很多,就拿鞋底在门槛子上卡了卡,把鞋底儿弄干净了才进了屋。

    后面小男孩儿帮姐姐把自行车也推进了屋。

    阿东一时无事可做,就飘在空中把整个村子转了转。

    大多户人家都和晓薇家差不多,有的家还没有晓薇家整洁呢,更有的家连院墙都没有,显得破败不堪。

    正值傍晚,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人声狗吠,鸡叫马鸣。

    乍一看去原始又贫穷,仔细体会下,又觉得温馨且充满了生机。

    这个小山村唤醒了他儿时的记忆,这个小女孩儿也让他想起了记忆深处的那一抹倩影。

    这段时间阿东在别的世界玩得也有些累了,开始向往平凡的生活,就决定不再到处猎艳了。

    他想先在这里安静地生活一段时间再说。

    但这里并没有他住的地方,没有宾馆,也没有饭店,除了村集体和村小学之外没有任何公共设施。

    每家的房子都不大,连投宿都不方便。

    刚才他趁机用分魂去晓薇家里看了看,里面果然空间有限。

    外间是厨房,里间是卧室。

    卧室里主要是靠窗一面的土炕,炕上铺着草席子,炕的一角叠着几床被子。

    整个屋子的地面都是「土」,没有任何地板砖覆在上面。

    卧室的墙上用报纸糊住了,而厨房的四壁则全都是裸露的土墙。

    卧室的阳面也就是土炕的最里面安着两扇木框子的大窗户,窗框子看上去有些陈旧了,窗子上面安着玻璃,都用窗框子分隔成了不大的窗格子。

    厨房靠近灶台的地方也有扇窗口,有个窗格子上许是玻璃破损了,还是蒙的塑料布。

    室内几乎没有任何电器,他只在屋顶上发现一盏电灯泡,卧室地上的柜子上有一台电视机。

    那电视机跟个古董似的,正方体的机箱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