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屎、猪屎、牛粪、马粪都是好东西,是优良的农家肥。
冬日的乡村,食物说不上匮乏,但相当单调。
主食是大饼子(苞米面饼),条件好的家庭可能会往里面渗些白面。
菜主要是土豆、酸菜、粉条、豆腐这几样。
豆腐算是一种美食了,每次有外村的作坊主赶着驴车来卖豆腐,小虎总央着妈妈去买上一块儿。
但家里的钱不多,妈妈不是每次都能满足他。
那卖豆腐的往往是赶着个毛驴拉的车,车里平铺着两片浅浅的长方形木槽,木槽上面覆着厚纱布。
买豆腐的人来了,卖豆腐的一掀纱布,露出里面嫩白的豆腐,上面还冒着热气,闻起来有特别的香味儿。
那卖豆腐的吆喝声也挺有意思的,是拉长音儿的「豆腐(音佛)」,听上去没多少精气神儿,有些有气无力的感觉。
豆腐除了用钱买还可以用黄豆换。
小虎就跑到园子里,把被磙子碾到土里的黄豆粒儿一粒一粒地抠出来,总共收集了一斤多,能换好几块儿豆腐。
小虎妈见了,就从仓房里拿出一小袋散碎黄豆来让小虎挑,这些算是残次品,里面碎豆瓣儿、虫蛀的、草叶树棍、碎石子儿什么都有,不挑拣干净了卖豆腐的不收的。
这个活儿很有意思,要把炕桌放在炕上形成一个斜面,再用筷子围好四周以防黄豆跑掉,斜面下方的炕上垫上厚布以防黄豆粒飞溅。
准备工作做好后,要把黄豆一点点地倒在斜坡上方,让黄豆自然滚落,那些滚不下来的往往就是杂物和碎豆瓣了。
小虎一边干活儿一边玩,晓薇见了也跑过来帮忙。
冬天里鸡多半是不下蛋的,也有少许勤奋的,却往往东躲西藏,主人根本找不到下在哪儿了。
小虎有一次从柴火垛里掏出来十几枚鸡蛋,全都冻硬了不好吃了。
临近腊月,晓薇妈妈背着一袋子糜子去村里加工厂磨了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