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语气激烈,对阿东取人性命之事不以为忤,反而赞赏有加,举起酒盅主动敬了阿东一盅。
二人边喝边聊,宾主尽欢,直喝到日头西斜方才散席。
阿东走后仍不歇心,他打听到老头共育有三子二女,都已成家立业。
阿东略一接触,发些老头这些子女都不错,要么憨厚稳重,要么头脑伶俐。
他于是托了别人出面联系这几家人,有能力出来工作的都给在县里安排了工作,有脑子活泛的就撺掇着去经商。
几年后这五家就全搬到了县里了,最厉害的三子甚至在省里开了家公司。
几家的子女在阿东的尽心资助下也都考上了大学,脑子好的上的是名牌大学,最笨的也去念了大专,随后毕了业就都留在了大城市。
这一大家族算是全迁到了城里,就只有那老汉,无论是阿东还是各子女,谁也说不动。
老头儿后来也知道了真相,得知自己子孙能够进城全是阿东在暗中运作后也没说什么,就是自己打死不动窝,打定主意要终老乡野。
就连要翻盖一下他的老房子,还是三个儿子齐齐跪着恳求,才勉强答应的。
韩老头的子孙全进了城,每逢年末,就都开着车衣着光鲜地回村里陪老人家过年,很是热闹非凡。
年三十儿,拜过先祖神灵之后,韩老头把几个子女全叫到跟前,叮嘱他们:「日子好了但不能忘本,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的事,有多深的道行就沾多大的因果。
不要贪心不足惹出祸事儿来败了我韩家的名声」子女们纷纷应是,表示回头再去告诫自家的孩子。
这些子孙们每年都拿回不少钱来给老头,老头给多少拿多少。
他自己几乎不花,全都资助孩子们上学了。
老头自己联系了镇上的初中校长,哪个学生有心学习却又家里穷困的,他就掏一笔钱过去。
阿东得知此事后,每年拿出十万来,通过他大儿子转交给了韩老头。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