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龙腾明末之征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龙腾明末之征服(7)(第26/29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袁崇焕,效仿太祖皇帝,事必躬亲,鞠躬尽瘁,使得大明朝政焕然一新,看似勤政之举,然实乃……先皇光宗留存魏忠贤,乃是为掣肘朝内东林党之用,阉党固然该杀,却万不该赶尽杀绝,导致东林党做大,如今满朝上下,放眼金陵或京城,谁人不是东林党之人?陛下看似皇权凌驾于官权之,却步步为营,异常艰难。

    而那东林党,个个都是朝廷命官,又是饱读史书,却对朝廷阳奉阴违,大奸似忠,凡对手赞成的,东林党就反对;凡是对手反对的,东林党就赞成,更甚者,东林党乃是一团体,遍及京师、南京乃至全国,如此之可怕,千古末有」李岩滔滔不绝的讲着,作为一个古代人,他能有这些见解,着实难得可贵。

    党争不是问题,但是毫无底线的党争就会把病入膏肓的病人,折腾的更凄惨,甚至弄死。

    明朝火亡的根本原因,是两百多年来积累的体制弊病,早已积重难返,病入膏肓。

    同时,无法抑制权贵集团的土地兼并,难以逃脱「三百年王朝周期律」,终于内忧外患,难以为继。

    用直接推翻明朝的李自成的话说,就是「气数已尽」。

    而毫无底线的党争,则敲响了明帝国亡国的丧钟,也正是那些所谓爱国的东林党,成为了明帝国的「掘墓人」。

    「基于此,臣的建议是朝堂减丁,但凡上朝者,品阶需达三品以上。

    三品以下者,非必要官职,非圣上钦点,无需上朝。

    这朝堂之上,讲究精益求精,多者无宜」说白了,李岩的建议就是类似于当今的政治局常委会,人不在多而在精。

    人一旦太多了,就像赶集似的,你一言我一语,东扯葫芦西扯瓢,很难达成一致意见。

    李岩缓缓起身,第四次跪倒在地。

    「陛下,臣,一介书生,凡人之智,三尺微命耳,今臣冒死直谏,无他,只求我主万岁江山稳固,中兴盛明,臣窃惟事势,一心为国,别无他念,望陛下明察」说罢,李岩伏地叩首。


-->>(第26/2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