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1347年至1352年,在这段时间朱元璋主要工作是在皇觉寺撞钟。”
高个儿庄月月有问题了,虎头虎脑的样子,问出的问题也让人啼笑皆非:“为什么朱元璋要去撞钟?”
“因为寺庙包吃包住,不会被饿死。”韩轼回答。
庄月月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为什么后来又不做?”
“因为寺庙里面的粮食也不够吃了,所以朱元璋就走了。”韩轼道:“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庄月月摇头,坐下。
韩轼继续讲课:“如果一直是这样的生活,那么历史上将会少一位赫赫有名的太祖,多一名默默无闻的和尚,但1352到1368年,这长达十六年时间的造反。”
“所以从1368年开始,直到朱元璋在1398年七十一岁逝去,就只有当皇帝这一件事情干了。”
“1368年历史会记住这个时间,因为一位叫朱元璋的人,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韩轼用极其简单的语言归纳了朱元璋一生,小同学们都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
教室外面的编导,拿出手机在那里死命的戳,或许是被打脸打疼了,想要挽回一点颜面。
但实际却然并卵,因为很快编导发现,他找不见一点漏洞,即使是庄月月突然站起来提问,韩轼看上去随口的回答,也是有根据的。
如《明史》记载: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逾月,游食合肥。
“这个韩轼,真的是我们之前了解到的那个韩轼?”编导越查越感觉恐怖。
教室内。
“喜欢听故事吗?”韩轼突然问道。
下面全部叫着喜欢,小孩子哪有不喜欢听故事的。
“一般故事的开始,都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故事也是在很久很久开始——在1328年的那个夜晚,农民朱五四的妻子陈氏生下了一个男婴,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朱元璋。”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