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工科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这么一回事,武汉踩在两百万人口这条线上的时候,官僚团队是不得不扩充的。如果按照旧有体制,汉阳县县令在任上活不过三个月。

    铁定过劳死猝死,业务量之大,比长安令洛阳令还要多得多。

    实际上这也是武汉地区拆分编制时候,州县主官基本只有怨念却没有怨言的缘故。被分离一部分权力,自然是会有怨念。可要说让州县主官继续一把抓,他们大概是万万不愿意的。

    就算养一票幕僚来分理事务,除非是几百年风流的世家子弟,否则根本养不起如此庞大的官僚团队。

    而且是各个行业必须都能摆平问题的技术官僚团队。

    最简单的,两百万人口,每天发生的治安事件,就足够他们喝一壶了。而地方法律法规的建设,不是靠看了两本《贞观律》就有用的,得有前大理寺卿这样专业的法律工作者,才能把律令法规建设的井井有条。

    朝廷默许武汉这么干的原因,自然也有其本身的压力。

    随着全国人口突破三千万,未来十年可能还要增加六百万,还有大量四夷人口的基数,光靠传统的体制,已经不能轻松料理诸多事务,必须要有改变。

    而全国革新最快的地方,毫无疑问是武汉。

    固然武汉会给人添堵,但既然某条土狗不愿意“问鼎之轻重”,那就闭着眼睛看它浪就是了。

    于是乎,武汉多数新成立的衙门,大多数都有前来旁观的中央“新秀”,几乎各个部门都有前来“行走”的“实习生”。好些家伙跟脚深厚,还在国子监吹牛逼呢,家族就运作了他们前来武汉“观摩”,回去之后拿个缺额不成问题。

    讲白了,此时来武汉,是一种“镀金”。

    中国之外,也只有武汉是最不可思议之地。

    这阵子武汉对一干青少年“大动干戈”,让不少京城来的“青年才俊”都有些惶惶然。颇有点“物伤其类”的感觉,毕竟,理论上来说,他们也是“青少年”。

    城西“拘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