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工科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 苦逼一家(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邹国公相得益彰。程公李公与邹国公又是莫逆,彼时王世充尚在,就已熟稔,左骁卫右骁卫左卫右卫,皆能说得上话。”

    “大唐兵制有别两晋,怎地会如此?”

    老张潜台词的意思就是,为什么张叔叔去了河北道以北,妈的李董怎会担心造反呢?

    “侯君集言伯父有反意,伯父亦五体投地恸哭耶!”

    李德胜一口酒气喷了出来,然后盯着张德:“统军府府兵乃是由田亩产出供给,永业田露田之分,更因军功各有减负。然则定襄都督府,比之各地何如?邹国公千不该万不该,便是打的契丹儿服软,更不该让奚人蛮王死无葬身之地!”

    卧槽,能打也是张叔叔的错喽?你怎么不说是长的太帅引起的嫉妒呢?

    “麻料收购,操之兄,你可知太谷县?”

    “自是知道的,吾还亲自去了太谷县,县令王中的主薄柳明传,乃能吏也。”

    “呵,操之兄,你可知道如今县令乃是柳明传,当初正是此人,拿了进项之后,走了中书令的门路,王中的早就去了上县做他的百里侯去了。太谷县麻料一事,失地者十之五六,女子多去并州灵州做工。机杼声声虽好,然则一地百姓竟然迁徙之后并不大乱,如何不让人警觉?”

    听到这话,老张情不自禁地又喝了一杯,妈的,我就说呢,当初给人批量办暂住证,怎么老觉得有点不对头。卧槽李董那时候就没放心过啊。

    “那时程三郎已经生发,慢说甚么碾米磨面,也不提白糖之类,只是这丝麻织造,女工之中有善织丝者,一日工钱最高乃是一贯之巨,程三郎可觉得蚀本?”

    说着,李德胜撕了一只肥鸡,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口齿不清,“敢问,此乃朝廷供养,还是这工坊供养?若朝廷征发民夫,往年女子,只管在家中种地就是。如今便是在工坊,女子一人便可养活一户。若工坊坊主心性不纯,别有心机,取死之道尔。”

    “所以,当时李兄奉命,寻了处弼的门路,来长安见了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