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听着赵季平带过来的音频文件,然后思考究竟应该怎么把它们融合在一起。
两人都熟悉对方的想法之后,他们就坐在一起分析起电影的无声版本(只有对白),然后讨论决定哪里需要音乐,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已经做好的音乐放在哪里合适,这个地方音乐不合适应该换成什么,一张密密麻麻的音乐列表就是他们的工作结果。
每一个纪录的地方就是一音乐,纪录下需要的开始以及技术实践,并且计算出持续时间,再加上注释,解释在这里需要什么样的音乐。
之前赵季平带来的音乐文件就称得上是测试音轨,这是给导演林翰的一个概念性想法,如果合适就采用!
赵季平准备了相当长的时间,他是以黑客帝国的小说为灵感,现在看到半成品电影之后就知道林翰具体的要求。
之前都是宏观性的创作,针对某一段剧情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编曲,现在就根据林翰的要求进行适当修改。
……
一周后,管弦乐团将赵季平的曲子进行了录音,随后又用各种节拍器音轨进行混音,最终交到林翰这边让音乐跟画面无缝结合起来。
这都不算完,这只是粗剪版的配乐,等林翰将特效什么加入之后,还得进行一次精心修改,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
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里面包含了众多幕后工作人员的心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观众们都觉得一部电影用不了多久,很简单就能拍完上映,那其实是外行人看热闹,只有自己拿起dv来拍一段视频之后才知道这究竟有多难!
不算宽敞的剪辑室内,林翰跟陈佳璇靠在一起,旁边则是徐嘉衍、苗宏还有赵季平三人,他们聚精会神的看着林翰弄出来的画面。
除了林翰之外,他们都没见过《黑客帝国》的半成品,所以都盯着五十寸的大屏幕不放!
富有节奏感的声音与影片里的动作场景相得益彰,人物动作随音乐仿佛是在做着有节奏的变化。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