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办法。
也正因为此,杜玄并没有即刻前往水元宫,而是在和一干心腹们商量了几天之后,将丞相府拆分成了尚书台和枢密院,由刑无道代尚书令,雷鸣空代枢密使,各掌文武,将丞相府大权独揽,兼资文武彻底化为了过去。
当然,刑无道和雷鸣空这两位也就是个摆设,实际上是不管事儿的。尚书台真正主政的是由左右丞领导的诸多尚书们,杜玄那些手下,做个尚书还是绰绰有余的,通过这样的集体领导,杜玄的嫡系部下牢牢的掌握者水府政事。至于枢密院,则分曹司,没有大战的情况下,事情也不多,兵权分立,用不着什么临机决断,各自依照职司行事就可以了。
当然,在这种调整过程中,因为决策权由原来一人的丞相变成了很多尚书,杜玄也没有一网全捞到自己的兜里,也分润出了一些人,给予新加入麾下的臣子。他不是为了平衡,因为他现在执掌水府完全不需要平衡,他就是为了收买人心,好尽快的将青华水府诸神,都化为自己的嫡系。这样的话,将来他再行升职之时,就不至于这么艰难了。毕竟,青华水府的体例很大,由许多高品级神祗,转化过来,那绝对是放在哪儿都能用。
这些调整,耽搁了好几天,彻底完工之后,杜玄却是将水府事务抛下,带着刑无道和一小队白虎道兵,前往水元宫。
这一次杜玄来水元宫,虽然说是来向洞阴大帝交付任务,拜师的,但是,他也并没有表现的多么张狂,依旧是向一个正常述职的地方诸侯一样,老老实实的去元宰府述职,陈请,等候。
不过,很明显,这一次杜玄在无尽之渊的表现太好了,早就传遍了整个地府,所以,这一次他再等待的时间里,却是没有了之前的冷清,而是热闹非凡,各部各司皆有强者前来拜会,宴请。
杜玄自然是一一接待,但是宴请却是统统退却了,都没有去。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个把月,见得洞阴大帝还未召见,渐渐的人便开始少了。对此,杜玄也不在意,一切处之如常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