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起来,全场寂静,除了凹丽的声音都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尤其是原创组的作家和画家们,表情严峻地看着高冷。
原创作品难,儿童的原创作品更难,要真正地懂孩子才能做出孩子喜欢的作品出来。
日本的低幼儿童书做得非常好,哪怕是同样的看图识物,他们的书就是会让一岁多的娃娃们喜爱,这里面富含着技巧和深厚的孩童研究。
高冷翻了翻,并没说话。
他看着这童书挺好的,可是他不是儿童专家,不好下什么结论,于是看了副总编一眼:“数据。”
“在这,给您。”帝国娃娃副总编李以连忙递过来一份资料: “我们选择了一百位小朋友进行测试,这是测试数据。”
既然是童书,儿童才是这方面的专家。
高冷选择了浑身文化的凹丽老前辈来当总编,负责杂志的整个创作脉络,却选择了浑身铜臭气息从数据分析公司出来,也在零售业当过高管的副总编李先生来担任副总编。
一文,一俗,在旁人看来是很奇怪的搭配,在高冷看来却正好。
就如何测试这款杂志上,李总提出让孩子来测试的办法正中高冷的心思。
“24月龄到40月龄的小朋友更喜欢前面的内容,40月龄到68月龄的小朋友喜欢后半截,而且三十页的内容,对大龄幼儿来说一个月看完有点少,但是对低龄幼儿来说恰好。”李以说道。
“我们的月刊不会只有这一套,这一套定为智力刊物,以后我们还会出手工刊物,艺术刊物等分类,大龄儿童可以多订阅几种类型。”高冷说道。
在座的纷纷眼底一亮。
凹丽松了口气:“如果做几个方向的内容,每个月能订阅四五本不同方向的刊物的话,是能实现盈利的。”
高冷笑着看了这位童书界老前辈一眼,哪怕他反复跟她说,你只需要创作,不需要考虑经济这方面,说了那么多次,可这位老前辈却带着老一辈的本分基因,从未在心里将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