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俗人回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9章 富与贵不是一回事(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贝纳对几个欧洲王室的家底可以说一目了然,而且老列维跟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还有些交情。

    上次赛琳娜小公主跟联合会这个副会长传出绯闻后,瑞典王室沉默以对的反应,老列维稍稍一想就心领神会了。

    所以,这次酒会开始前两个月,列维-贝纳就以“波尔多列级名庄联合会”会长的名义,致函给瑞典王室,邀请赛琳娜公主出席“2008波尔多列级名庄中国品鉴酒会”。

    邀请发出半个月后,瑞典王室回函:感谢邀请,王室已经将酒会列进公主行程,赛琳娜公主会如约出席。

    看到回函,老列维在自家花园里哼着小曲,得意了一整天。

    有句话说的好:人这辈子有多大成就,取决于他能读懂多少人。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人世间人心最难懂。

    只要能读懂人心,就能无往不利,无事不成。

    老列维这一封邀请函,是深思熟虑后发出的。

    老列维年轻时在中国待过三年,中年后几次到访中国并小住,可以算是一个“中国通”。就像美国人用“菊花与刀”总结日本人,在对中国古老文明深深迷醉的同时,老列维用五个字将他对中国的理解总结了出来:奴性与官僚。

    这种不宣于外的个人主观认识正确与否无从讨论,但它在老列维与中国人打交道时,一直在起作用,并且效果不错。

    拿这次酒会来说……

    身为会长,每年都要带队在世界各国组织几次大型推介酒会的老列维深知推介酒会的传播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酒会嘉宾的人气和话题效应。

    同样是举办酒会,如果酒会举办地在欧洲某国,那么邀请欧洲王室成员出席酒会的话题效果就会很差,因为很多欧洲人对王室根本不感冒,甚至很不喜欢他们,认为他们是寄生虫。

    而到亚洲国家举办酒会,一旦有欧洲王室成员出席,舆论反应会有天壤之别。

    因为历史原因,亚洲黄种人在面对欧美白种人时一直有一种“低一等”的心理,欧美白种人在亚洲诸国的“超国民待遇”,在中国居住过的老列维感触极深。

    将这种思维延伸一下……

    普通欧美人都可以高人一等享受“超国民待遇”的地界儿,如果欧洲的王室成员驾到,最起码也得是“超超国民待遇”吧?

    所以,酒会开始几个月前,老列维“因地制宜”,琢磨邀请欧洲王室成员出席中国的品鉴酒会,以提升酒会逼格,获得中国官方和媒体的重视。

    然而对一个商人来说,干什么事都要讲究性价比。

    欧洲王室那些人,尽管实际上是“吉祥物”,但有些人仍然端着架子,觉得到亚洲发展中国家参加酒会降低了自己的层次,所以就算有些交情,出场费也是不低的。

    出场费老列维认掏,可是论出场效果,欧洲王室挨个数,绝对是瑞典小公主赛琳娜效果最佳。

    原因无他,边学道是酒会东道主。

    这俩人若是出现在同一场酒会上,中国媒体、亚洲媒体乃至欧美媒体都会关注。

    广告费,还是得这样花才值得。

    而瑞典王室方面,“人老成精”的老列维揣摩到了王室的心思,加上燕京正在举办奥运会,世界各国政要、名流、大腕云集燕京,赛琳娜公主此时现在燕京看起来不那么突兀,也算给了瑞典王室自我安慰的台阶。

    于是……

    燕京长安俱乐部一楼大堂,在上次罗马街头偶遇之后,边学道和赛琳娜第一次以各自的“真实身份”正式碰面了。

    门开……

    边学道再次见到了上次被他在心里定义为“标准”的笑容。

    赛琳娜则首次见到了身穿正装,昂藏英挺、气势逼人、面带礼仪性笑容的“绯闻男友”。

    今天之前,边学道对赛琳娜的印象很模糊,赛琳娜对边学道的印象同样不清晰。

    尽管手里有在罗马街头拍的照片,但当时边学道的衣着气质跟一些新闻报道里截然不同,这次正面见到本人,赛琳娜才真正捕捉到这个亚洲男人身上的准确气质——自信硬朗。

    有那么一瞬间,赛琳娜心里闪过一个念头:自己公主的身份,在这个男人眼里可能就像小女孩头上的花冠,也许好看,但不值钱。

    边学道、列维-贝纳和赛琳娜公主进行完礼仪性问候,附近的一个记者忽然指着龙椅问边学道:“边董,请问可以给三位一起合张影吗?”

    没等边学道回答,列维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