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俗人回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2章 吉日(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家都知道那两篇论文是谁写的。

    如果是一个普通学生,还有可能是在严合生指导下写出了那样的论文。可如果把那个人换成边学道,只看边学道今时今日的成就,就知道那两篇论文一定是边学道写的,严合生不过是搭了个顺风车。

    整个东森大学,必修课加上选修课,四年里给边学道当过老师的没有一百也有几十人,到头来,只有严合生搭上了顺风车,捞到了多少人一辈子都求不到的名利。这还是其次,最让教授们郁闷的是,因为在论文上联合署名,严合生俨然成了边学道的导师,把其他教授的功劳全掩盖了。

    难道边学道在东森大学的四年只上过严合生一个人的课?

    难道边学道是严合生一个人教出来的?

    所以……

    这次严合生摆酒,教过边学道的教授们全来了。

    无意拆台,他们只是想借机跟平时根本见不着人的边学道聊几句,提醒一下边学道:你也上过我的课,别忘了还有这么一个老师。

    这也是人之常情。

    要知道,老师可能一辈子是老师,职业大体固定了,而学生的人生却有无数种可能。所以,在学校时,学生靠老师,走上社会后,就会调过来,变成老师靠学生。

    就像当初沈馥惹上官司,正是靠她父亲沈教授找教过的学生帮忙,开出精神证明,沈馥才能顺利脱身。

    现代社会,人们不讲“事师如父”那一套了,可是老师和学生毕竟是一种关系网。无论在学校时相处怎么样,若干年后,如果当年的老师有困难找上了学生,学生大多是会帮忙的,当然,这种人情顶多能用一两次,再多,就不好说了。

    可是仔细想想,一两次已经足够了。

    人活一世,有时候一文钱能难倒英雄汉,如果在危难时能找到人帮那么一两次,人生可能大有不同。

    所以,眼看着严合生因为一个学生飞黄腾达,其他教过边学道的教授坐不住了。

    边学道上过谁的课那都是事实,不是瞎编的。

    其他教授也不指望能像严合生这样风光,他们只求以后遇到难事求助时,边学道能认他们这个老师。

    教过就是教过,几句话的事,不丢脸,而如果真能跟边学道拉上关系,那益处可就太大了。

    ……

    ……

    8月16日早上6点10分。

    有道集团司机驾驶的由两辆奥迪a8l、两辆奔驰s600、两辆凯迪拉克凯雷德、四辆奥迪a6l组成的车队来到严合生家所在的“新泰小区”,准备跟着新郎去新娘家接亲。

    车队一到,严合生立刻下楼,满面笑容地朝头车走来。

    边学道这种大牌当然不会跟着去接亲,坐在头车里的是同样上过严合生课的李裕。

    身为有道集团监察部部长,李裕起大早赶来跟着接亲,也算很给严合生面子了。

    严合生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边学道公司里用了不少东森同学和校友,所以早早就托人打听了有道集团里的“东森系”,然后找到边学道同届和附近两届相关院系的毕业照存档,把人名和样貌对上了号。

    楼下,路边。

    看见走下车的李裕,不等李裕开口自我介绍,严合生就大笑着说:“你是国贸班的李裕,我记得你!上我课的时候你总爱跟一个叫杨浩的男生坐一桌,你还逃过我的课,点名没到,我有印象。”

    跟在李裕后面下车的杨恩乔听了,在心里竖了一下大拇指:这个教授很厉害!

    见面直接喊出李裕的名字和专业,点明了两人的师生关系,接着说到李裕逃课,又轻松幽默地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只一句话,就体现出了严合生为人处事的水平。

    早已不是吴下阿蒙的李裕跟严合生握手说:“老师您还记得我这个不成器的学生,受宠若惊啊!边总一会儿就到,我先跟着师哥去接亲,有什么需要您尽管吩咐我。”

    严合生听了,亲热地拍着李裕肩膀,感慨地说:“成器,你们都成器了,看着你们一个个出息,老师这心里啊……骄傲,高兴,真高兴。”

    李裕跟着严合生上楼,看见了新郎,说了句恭喜,留下红包,在门口打了个转儿,下楼回到车里,等严家人下楼。

    他和杨恩乔足足在车里等了近一个小时,过了7点,一大帮人走出严家的单元门。

    严合生的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夫跑前跑后安排亲属上车,又忙活了10多分钟,按照事前定好的,7点18分,充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