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风华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6章 有人盯上了武曌(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古人讲究山崩海啸面不改色,然而皇帝和大臣们这一刻却不得不喜。

    李世民目光炯炯眺望长安,恰好此时夕阳降落未落,满城炊烟袅袅升起,宛如江南烟雨迷离,皇帝由衷发出一声感慨,忽然大笑道:“天下英才,尽入彀中矣!”

    这是他第二次发出如此感慨,前后相隔不到半天时间。

    科举乡试,终于结束了。

    各地科场的士子们鱼贯走出考棚,有人面上欣喜,有人面上惶然,有的目光闪闪畅想未来,也有年纪还小的童子痛哭流涕。

    哭不是因为伤心,而是因为喜极而泣,这些小童子明显考的很好,已经预见到自己可能会过关。

    乡试过关,那可就是童生了。童生虽然是科举最低级别的身份,毕竟已经算是脱离了平民的范畴。

    许多寒门士子不自禁想起家中父母,已经婚配者想起苦守寒窑的贫妻,他们心中仿佛有一匹烈马想要冲出来,然后跨越千山万水回家告知消息。

    但是心情再怎么激动,学子们却并没有急着离开。

    因为乡试考完并非完成一切,他们还要等待三日后的乡试放榜。虽然有些人已经预见自己能够过关,但是不到最后一刻心中总是惶然……

    武曌心情有些低落,神色茫然藏在人群之中,相比周围学子们不断谈论科举之事,这位闻名后世的女皇情绪却差到了极点。

    她没考好,第三题最终没能写完。

    那两个小先生虽然刻意讨好,但是毕竟不敢明目张胆帮她,武曌觉得自己完蛋了,再想考科举需要等三年……

    科举要用三年时间,才能开展新一轮选才。比如这次科举,从筹备到乡试需要三个月,然而三个月后开始府试,再三个月开始道试,最后三个月举行殿试。

    从乡试到最后的殿试足足一年时间,一层一层晋级选拔出天下的精英。再要开启下一次科举,至少要隔开两年时间。

    因为人才是有闲的,不可能年年都开科举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