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惫的身躯回到府内,但是赵皓却过得很开心。
当你看到那嗷嗷待哺的婴儿,突然停住哭泣,欢快的喝着米汤,当你看到那饿得发慌的童子,狼吞虎咽的啃着馒头,当你看到那双目麻木、惶然、失神的老妪,接过食物时眼中绽现的光彩,你便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家财万贯、金榜题名、美人入怀、纸醉金迷……万般世俗的欢乐,恍如烟云,终究抵不过,行善积德,救人性命的愉悦感。
赵皓感觉那功德系统,不只是能助他装逼,也似乎改变了他的人生观,虽然穿越为纨绔身,重生不过半年,却看透人生百态,颇有感悟,甚好……
只是,令他较为郁闷的是,赵府捐助了两万贯钱,他的功德值似乎并没增长多少。
经过半年的摸索,他已经对着功德系统有了深刻的了解。钱粮本身并不会带来功德,只有救人于危难之时,才会增加自身的功德。
譬如一个馒头,塞给王珏不会产生半点功德,只会得到一个白眼,但是塞给一个饿得发慌的灾民,便能产生5点功德值,若是那灾民已经饿得奄奄一息,功德值还要翻倍。
从现在看来,他那两万贯钱,还未变成食物或其他赈灾物资用到灾民身上,所以功德值自然也没有增加。
当赵皓从重病区出来的时候,正见到王珏和谢瑜两人,带着一干家奴,推着一辆拉着粥桶和食物的大车,正在施粥放粮。
与平时的锦衣华服不同,两人的衣着都极其低调,虽然也是上好的绸缎制作,缺少了许多的装饰和花纹,看起来和布衣差不多。
赵皓见到两人,也跟着凑了过去,向两人打了个招呼,跟着帮忙打粥分馒头。
突然,他似乎发现了什么,不觉眉头微微蹙起,满脸疑云,却不便询问。
许久,直到一大车粥粮分发完毕,回往城内的途中,赵皓这才不解的问道:“为何那粥稀薄了许多,馒头也小了不少?如此灾民如何吃得饱?此次赈灾,共募得十二万贯钱粮,不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