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明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章 面圣(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跟着那梁师成从外间的大厅穿过回廊,终于来到御书房,赵佶端坐在正中的宝椅上,正捧着一卷书在看着,见到赵皓前来,这才放下书卷。

    赵皓向前弯腰一拜:“臣赵皓拜见官家,愿官家福寿万年!”

    这年头不流行磕头跪拜,喊什么“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赵皓倒没有太多的不舒服的感觉。

    “你便是赵皓?”赵佶似笑非笑的望着赵皓,问道。

    “正是微臣。”赵皓老老实实的答道,脸上露出诚惶诚恐的神色,心头却暗自腹诽:废话,不是才在蹴鞠场上见过,装得不认识似的,你丫的难道失忆了……

    “朕听人说,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可有此事?”

    赵皓淡然道:“略懂一二。”

    此时一旁的梁师成接话道:“既然如此,还请公子现场展示一二。”

    说完朝旁边的书案一指,赵皓顺着他的手指望去,见得那书案上早已准备了笔墨、丹青。

    赵皓神色一愣,随即明白过来了,赵佶这是要现场考校自己的水平,怕是自己请人捉刀代笔的。

    当下赵皓也不客气,大步走到书案之前,蘸满笔墨。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用瘦金体写《兰亭序》的,应该不会太多,那断金切玉般的瘦金体在纸面上一笔一划,畅快淋漓,锋芒毕露,富有傲骨之气,如同赵佶亲笔所书一般。

    这种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当然也不是别人易于仿造的。后代习其书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

    一首《兰亭序》写完,连梁师成都忍不住叫好,赵佶也露出极其满意的神色。

    紧接着,赵皓又挥毫著画。

    这次画的是《瑞鹤图》,庄严耸立的汴梁宣德门,门上方彩云缭绕,18只神态各异的丹顶鹤,在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