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流纯真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七章 让谢兴困惑的操作(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尚且幼稚的股票市场里,当然也行得通。

    …………

    “20.5到21之间,小额分散挂单,开始出货吧。”又一次得手,刘曹和管大海倒了两杯酒,下达指令。

    隔了一会儿,负责买卖的小弟回来,说:“老板,出不了。”

    “怎么了?”刘曹紧张一下。

    “20.2的位置,有一个大卖单,挂了3万股。”小弟说。

    刘曹犹豫一下,他有两个选择,挂得更低,或者,等这个单子先被散户吃完。他不愿意,也不能挂得更低,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股价要跌的迹象,而且,他不甘心获利变少。

    “那就等它先被散户吃完吧。别理它。”刘曹做了决定,3万股而已,不算什么。

    “可是,吃得有点慢,可能价格已经太高了,散户开始观望。”小弟解释完,小心翼翼问:“这样,会不会耽误我们出货?”

    刘曹和管大海埋头在一起嘀咕了一会儿。

    “干脆一口把它吞掉,再拉一波,抬价的同时造势,好出货。”管大海建议。

    三万股,60万资金,对比他们已经投下去的六百多万,对比可以预期的收益,就算最后出货价位差一点,也不伤筋骨。

    “吞,我倒是想吞,可是那些傻子的资金,现在都已经空了,说追加的也还没到位。”刘曹沉吟。

    “干脆我们自己来”,管大海说,“这样,明天那些傻子肯定更乐观,更死心塌地。”

    刘曹心里想了想,其实赞同了,“可是,咱们的资金,也已经空了啊。”

    管大海犹豫了一下,眼神炽热说:“借吧?”

    在股票市场,借钱,透支,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哪怕是在杠杆概念不那么明确的年代,也是一样。

    刘曹陈颖片刻,一拍扶手,“吞了。”

    …………

    谢兴搞不懂,为什么江澈会突然把他叫过来,让他来充当这样一个意义不大的角色。他所做的,仅仅是把江澈的买卖指令传达给胡彪碇的安排的小弟们,再把反馈信息报告给江澈而已。

    而且江兄弟不是说两年内不让我碰股票了吗?他有点困惑。

    当然,已经定下来给江澈打工了,哪怕困惑,谢兴依然仔仔细细,认真执行,不多问,不多想……

    除了一点感概:股市啊,生也股市,死也股市。

    “那3万股卖单被人一口气吞掉了。价格又升了一点。”谢兴告诉江澈。

    这么快?江澈第一次实际操盘,忐忑的心思放下来不少。

    他这回敢上手,是因为他和胡彪碇最早买入爱使股份的时候,每股的价格不过6块多点而已,哪怕加上后来帮忙拉升的投入,每股入手均价也就7块出头,他完全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隔一个小时左右,20.2,再挂两万股,整数。”

    “好。”

    “如果再被吞掉,20取整,立即再挂一万股,不,挂14322股。”

    “好。”

    这是什么操作,谢兴不懂了。

    但是刘曹和管大海看懂了。

    在他们咬牙吞下那三万股之后,又来了两万股,挂单价格比他们稍低一点点……简直让人狂躁。

    但是既然已经出手了,要把这个势头保持住,他们只能继续吞下去。

    两万股吞下去,又来了一万股,而且价格更低,取整20。

    刘曹和管大海想杀人。

    但是,当他们看到这一万股后面的零碎数字,反而放松了下来有个大散户狗屎运,赚大了,跑掉了。

    这应该是最后一笔了。他们判断。吞掉。

    到此,这一天的沪市,也差不多接近休市。

    手里还握着一笔借来的资金,休市前最后时刻,刘曹和管大海在20块稍低的安全价位挂了几个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买单这同样是实力不够的庄家喜欢用的手法,在收盘最后关头,用假买单造成继续“大热”的假象。

    为什么是假象?因为这些买单根本就不准备完成交易。

    因为通常情况下,根本没人来得及完成交易,在电脑操作时代,这几乎是绝对的,唯一的作用就是做k线图,给散户们看。而在1993年初,通过写委托给交易员,除最后环节外依然是人工操作的时代,大概偶尔会有那么点误差,不过问题也不大,就算有个别散户舍得少赚而且运气好完成了,小额而已,也无伤大雅。

    刘曹和管大海不认为这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