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大不列颠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二章动乱的法国(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是拿出来公之于众,以证明王太后母子被囚,号召国人助他相救。

    天主教三头同盟一方则称他们对时局没有责任,称胡格诺派是叛国者。

    于是双方未战之前,先就王太后的信件打了场口水仗。

    就在双方摩拳擦掌,同时都在行军途中,为战争做着准备。

    外交上,在新教一方,安得洛出使德意志,取得部分新教诸侯的支;在联合王国,佩里格男爵则带来了胡格诺的具体出兵条件,要求派出六千人给胡格诺,条件是要得到勒阿弗尔、鲁昂和迪埃普等地,也就是整个诺曼底地区(鲁昂曾是诺曼底公爵的首府)。

    天主教一派做得并不比新教一派高尚。

    他们也积极寻求外援,向西班牙国王和教皇也做出不少让步,就连萨伏依公爵(以后意大利的撒丁王国,统一了意大利),提出的条件也不亚于爱德华,他要求法国割让意大利的都灵。

    而按卡托—康布雷条约,都灵应属于法国。

    5月8日,法国国王查理九世正式请求天主教世界的军事援助,包括西班牙、瑞士天主教州、德意志天主教诸侯、萨伏依、教皇及意大利的大小公国城邦。

    而凯瑟琳王太后得知孔代亲王不顾她的死活把信件公开,已是气恼万分,现在又听说新教徒与英国达成这一卖国条约,更是怒不可遏,她看清了,孔代和吉斯一样可恶。

    就象她后来说的:“我深深了解他们,除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和野心的满足外,对上帝国王和我均无甚敬爱之心,如果上帝恩待,我将不容许被任何人指使。”

    说起来讽刺,凯瑟琳这个意大利人,倒比那些土生土长的法国人更在意法国的荣誉。

    但她却无法知晓,不止是新教徒,天主教同盟卖起国来,毫不手软,只不过,她不知道罢了。

    除了奥尔良和巴黎,胡格诺派和天主教同盟争夺最激烈的,还要属于诺曼底地区。

    没错,就是爱德华头顶上的那个诺曼底公爵头衔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